俄羅斯政治學家:西方正將俄羅斯推向第二次冷戰
2014-01-26 10:00?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俄羅斯為何要與西方走向對立?是否有一道界限能令雙方停下并重頭開始?毋庸置疑,這一對立仍在不斷加劇。第二次冷戰或已蠢蠢欲動。 以烏克蘭為例。我認為歐盟官員嚴重低估了克里姆林宮和普京本人反對所謂歐洲一體化的決心。雙方關于所謂烏克蘭人民自主選擇的言論不應被誤導。歐盟官員可以隨便對普京的行為表示不滿,但當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而且?(美國助理國務卿)維多利亞·努蘭德經常在邁丹(烏反對派經常舉行集會的基輔獨立廣場)出現時,這對俄當局來說顯然再次確認“一切都是有意安排”而且是“針對俄羅斯”的推斷。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會無緣無故發生。克里姆林宮多數官員認為,隨著歐洲一體化,北約也將針對別爾哥羅德號和庫爾斯克號部署坦克和導彈以及全球導彈防御系統。其“并非針對俄羅斯”的說法甚至連克里姆林宮的女清潔工都不信。 “失去烏克蘭”被俄羅斯當局視為對國家生存的威脅。這并不夸張。這是一個需要動用一切可以動用的手段來與之對抗的威脅。如果其他手段無法奏效,極端情況下則需動用軍事手段。北約東擴,特別是涉及到格魯吉亞時,已被克里姆林宮視為不能容忍的威脅。俄羅斯與西方關系在2008年時比今天要融洽,所以西方很少有人能料到,俄羅斯會如此輕易對格采取軍事行動,俄軍甚至已經做好向格魯吉亞首都第比利斯進軍的準備。不知道身在布魯塞爾的歐盟官員聲稱在烏克蘭問題上沒有與莫斯科進行三方會談的必要時,是否意識到了這一點? 普京當然不是西方最喜歡的政治家,其領導的模式也并非歐洲大西洋價值觀的體現,但這是否意味著應有針對性地將目前普京領導下的俄羅斯視為?“流氓國家”?俄羅斯當局中許多人也在考慮這一問題。當歐盟官員呼吁抵制索契冬奧會時,人們不禁要問:難道莫斯科又出兵阿富汗了嗎?話說回來,其他國家的經驗表明,做一個流氓國家其實并不那么可怕。 西方媒體經常將普京的形象描繪得邪惡、可怕,比如說他將暴動小貓樂隊關進監牢,不喜歡同性戀等等。然而,西方媒體對伊朗新總統魯哈尼的興奮之情著實無法讓人理解。看,他笑了!看,他跟奧巴馬通電話了,而且不像內賈德那樣每天重復“從未發生過(針對猶太人的)大屠殺”;看,他愿意討論核計劃!于是,在不負責任的笑容以及美國國務卿克里與伊朗外長在德黑蘭外的片刻擁抱之下,該“流氓國家”發展核計劃的權利獲得了認可。也就是說“你越這樣表現”,就會越樂于與你協商,只要你暗示將采取某種方式走上修正之路。然而,從世界范圍來看,這一理由顯然是不夠充分。 當然,普京總統尚不清楚,其在與西方對立之路上還會走多久。他的行為邏輯顯示,作為一個令西方深感失望的領導人,在意識到雙重標準的所有妙處之后,他將會進行這樣的對立,而且是長期和不斷升級的對立。俄羅斯當局的“主權化”政策正是由此而來,重視重新裝備部隊的思想也是由此而來。沒人會只為創造就業崗位和新技術而裝備部隊。 普京2013年國情咨文中甚至對外國投資只字未提,相反,他卻提到資本回歸問題。俄羅斯政策中依靠自身力量的傾向越來越明顯。 國外許多負責對俄(以及烏克蘭,甚至整個原蘇聯)關系政策的官員認為,俄羅斯并不強大,其許多經濟的和執政官僚的利益在于其“潛在對手”國家。正因如此,克里姆林宮會在某一時刻支持不住,遭受新一輪失敗,忍氣吞聲地接受新的角色,并越來越走向東方,并將名副其實地在這條路上前行。支持這一論斷的理由是合乎邏輯的經濟計算和統計,以及技術能力的比較。但如果這一理論是錯誤的、這些人弄錯了,將如何是好?(格奧爾基·波弗特 作者為政治學家,本文刊載自《環球時報》“透視俄羅斯”專刊,內容由《俄羅斯報》提供。) |
相關閱讀:
- [ 01-26]索契向世界引見新俄羅斯 將給世人留下深刻印象
- [ 01-26]習近平出席索契 俄稱看重俄中關系表達道義支持
- [ 01-25]俄羅斯愿意為斯諾登提供永久庇護
- [ 01-25]屌絲逆襲 重慶小伙娶俄羅斯女神
- [ 01-23]俄羅斯現代生活的20個經典瞬間
- [ 01-22]俄羅斯總統普京指示要加強鞏固俄羅斯銀行機構
- [ 01-22]斯諾登受訪否認自己是俄羅斯間諜
- [ 01-21]俄羅斯民眾游行紅場 紀念列寧逝世90周年
- [ 01-21]俄外長稱俄日和約問題首輪磋商將于幾周后舉行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