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共同的世界更加美好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開創外交新局述評
2014-01-26 23:14? 盧新寧 楊健 李斌 劉華?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中國理念——大道行思,取則行遠。站在更高的歷史起點,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提出一系列重要的對外戰略思想、外交理念,引領中國外交航向 那些對未來中國充滿疑惑和期待的人大概不會想到,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對自己責任的勾畫,是從“夢想”的角度破題。 黨的十八大召開之際,國內外對中國外交和國際戰略的未來走向,曾有過這樣那樣的猜測,直到半個月后,習近平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這一共同夢想,前所未有地激蕩著億萬中華兒女,也吸引了全球所有關注中國的人。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夢想,更是綜合權衡中國和世界關系變化之后作出的戰略抉擇。 處于向強國轉身的中國給世界帶來的震撼,連身處其中的人都始料未及。當中國人還沉浸在奮力追趕的興奮中時,一些旁觀者卻心懷疑慮。打量著這個有著5000年文明、人口相當于4個美國或2個歐洲的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從“國強必霸”的西方歷史經驗和邏輯出發,有人將自己的忐忑和憂心表現得更直白:“坦率地說就是,中國不可能和平崛起。” 中國夢,用最簡潔的文字、最生動的意象、最凝練的思想,向世界宣告了一個飽經憂患的民族對未來的向往。這個向往,包含著不同的維度,卻始終圍繞和平發展這一條道路。 “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十分珍惜和平安定的生活”……一年多來,在世界各地,習近平反復闡釋中國夢的歷史根由。 千百年來,講信修睦、善待他人的傳統思想,塑造了中華民族敦厚平和的稟性;海納百川、兼容并包的傳統哲學,孕育了中華民族推己及人的文化;天人合一、世界大同的共同理想,熔鑄了中華民族強不執弱、富不侮貧的精神。 鴉片戰爭以后,外敵的不斷入侵和中國人的不斷反抗,更堅定了中國人“環球同此涼熱”的太平理想。正如習近平所說的,“消除戰爭,實現和平,是近代以后中國人民最迫切、最深厚的愿望”“中國人民怕的就是動蕩,求的就是穩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和平發展,是中國夢最基本的元素、最鮮明的底色。 “盡管中國經濟總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還有不小差距,實現富民強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一年多來,在世界各地,習近平等中國領導人不斷重申中國夢的現實背景。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5年來,中國抓住機遇期,一心一意謀發展,在偉大的變革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而今,距離民族復興的夢想任重道遠,只有抓住機遇,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辦好,才能使國家更加富強,讓人民更加富裕,與夢想更加接近。和平發展,是中國夢最真誠的呼喚、最真實的渴盼。 “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和平穩定的國際和周邊環境”“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實現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一年多來,在世界各地,習近平耐心詮釋中國夢的國際意義。中國夢與非洲夢、亞洲夢、世界夢是息息相通的。中國將與各國更多分享發展機遇,使他們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沒有和平,中國和世界都不可能順利發展;沒有發展,中國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和平。和平發展,是中國夢最重要的保障、最根本的條件。 從莫斯科到墨西哥城,從中亞四國到東南亞鄰邦,同樣的理念被一次次強調。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人民,從這樣的理念闡述中,從一年多的中國行動中,看到了中國夢和世界各國人民夢想的交匯共鳴。 坦桑尼亞總統基奎特祝愿偉大的中國夢夢想成真。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中國夢和他希望的世界夢是一致的。法國總統奧朗德希望實現共同發展的“法中夢”。韓國總統樸槿惠坦言韓國和中國正朝著“國民幸福”“人民幸福”的共同夢想攜手并進。在安納伯格莊園,美國總統奧巴馬表示,美國歡迎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繼續和平發展,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的中國,不僅對中國有利,對美國、對世界也有利。在博鰲亞洲論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聽完習近平的演講,激動地說:你的真誠打動了我,希望我的子孫聽著中國夢長大…… 夢想是人類共同的追求。中國夢這一形象生動的提法,在世界范圍求得了理解認同的最大公約數,成為2013年國際舞臺上當之無愧的“外交熱詞”,有力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道義感召力、文化親和力,讓世界更加深刻地領會到當代中國的國際戰略思維,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國和世界關系的歷史邏輯。 圍繞著為實現中國夢爭取良好外部環境,中國外交發生了與之匹配的邏輯變化。2013年新年伊始,習近平召開會議,對全面外事工作謀篇布局,提出加強頂層設計,從構建新型大國關系的創新理念到經略周邊的務實舉措,從秉持正確義利觀的價值宣示到捍衛核心利益的立場表述,中國領導人以高度歷史責任感和政治智慧,站在戰略高度和全局角度分析和處理問題,觀大勢、謀大事,一系列重要對外戰略思想、外交理念和方針政策隨之提出。 “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不斷夯實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物質基礎和社會基礎”“和平發展道路能不能走得通,很大程度上要看我們能不能把世界的機遇轉變為中國的機遇,把中國的機遇轉變為世界的機遇”“愛好和平,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但決不能放棄正當權益,更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明確的戰略,鄭重的宣示,打破了外界對中國和平發展的誤讀,全面展現了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內涵。 在中國夢和一系列創新理念的導引下,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中國外交,以更加積極自信的姿態,在國際舞臺邁開洋溢著東方智慧的腳步,展現出一個堅持原則和負責任的世界大國形象。 中國繼續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之福,更是世界之福。 |
相關閱讀:
- [ 01-26]習近平統領國安委備受關注
- [ 01-26]習近平出席索契 俄稱看重俄中關系表達道義支持
- [ 01-25]十八大以來習近平考察已遍及1/3省區和軍區
- [ 01-24]習近平索契之行將開啟中俄關系新篇章
- [ 01-24]2014年軍民迎新春茶話會舉行 習近平李克強劉云山出席
- [ 01-24]習近平等出席2014年軍民迎新春茶話會
- [ 01-24]習近平任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
- [ 01-24]習近平所念春聯作者為美籍華人和退休工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