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再推“小升初”新規 會否又淪為"一紙空文"?
2014-01-27 21:02?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藍曉梅 陳瑜輝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1月27日電(記者廖君、鄭天虹、仇逸)教育部26日公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小學升入初中免試就近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試圖給多地愈演愈烈的“小升初”擇校熱、考試戰潑一盆冷水。 消息一出,在網絡上引起的反響似乎并不大,網友最多最直觀的感受是:“學區房又要漲價了!”“還是要‘拼爹’啊!” 記者在上海、武漢、廣州等地采訪了解到,部分教育界人士和家長認為,教育部新規仍是老生常談,劃片、就近入學在多地早已推行,但收效甚微,他們憂心:新規會否再次淪為“一紙空文”? 新規不新難逃“一紙空文”? 教育部26日發布的意見,明確指出合理劃定招生范圍,免試就近入學,全面實行陽光招生,逐步減少特長生招收數量,試圖根治“小升初”的擇校熱。 然而,這項新規并沒有被家長們看好。廣州家長葉女士說,義務教育階段的免試就近入學是《義務教育法》就規定了的,教育部這次規定只是重申,“都喊了這么多年了,可是擇校仍然止不住,這次重申也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對我而言,只要有條件,都會擇校,誰不希望自己孩子接受更好教育?” 從2002年開始,武漢市教育部門采用電腦派位的方式確定擇校生,一些校長表示,電腦派位曾對解決教育公平起過積極作用,但擇校熱并沒得到有效遏制。 武漢市民劉女士告訴記者,武漢早就取消小升初考試了,可現實情況是,沒有了小升初考試,反倒增加了學生們上培優班的負擔。“對于學校來說,要確保將來的升學率,通過種種手段,吸引更多、更優秀的學生入校,這個方向是不變的。” 在上海一家出版社工作的陳潤華有一個上5年級的女兒,她說:“除非少數十分‘想得穿’的家長,聽天由命等劃片、等搖號的,多數家長都會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最關鍵的是人際成本,為孩子謀一所好初中。” 很多家長表示,對于貧困家庭而言,考試是自己的孩子不靠背景憑成績進入名校的唯一途徑。考試雖然有偶然性和不合理,卻是最公平的。 不少家長說,可以預見的是,就近入學將掀起新一輪的學區房漲價潮,“小升初”將迎來新一輪“拼爹”熱。 |
相關閱讀:
- [ 01-27]小升初就近入學,均衡教育資源是關鍵
- [ 01-27]教育部“小升初”新政:合理劃定招生范圍 減少特長招生
- [ 01-27]教育部治理“小升初亂象” 至2016年特長生招生降至5%
- [ 01-27]小升初特長生比例將逐步減少 競賽證書入學失效
- [ 01-24]廣州小升初明年取消“推優生” 已實行23年
- [ 12-11]隱性和變相考試成小升初主流 就近入學不知所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