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樂曾在信中預言中國前景:或成最強大國家
2014-01-28 08:07? 譚晶晶 王子正?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黃曉夏 |
分享到:
|
“你應該去中國,那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有著和西方不同的體制……”1953年,戴高樂將軍寫給侄子貝爾納·戴高樂的一封家書,勾起了這位青年對中國的強烈興趣。 此后,中國成為叔侄密切書信往來討論的一個熱門話題。不久后,貝爾納·戴高樂在西方媒體上看到一個爆炸性消息—— 1964年1月27日,北京與巴黎同時發布建交聯合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法蘭西共和國一致決定建立外交關系。兩國政府商定在三個月內任命大使?!眱H40余字的公報猶如一記驚雷,被國際輿論稱為“外交核爆炸”。 50年后,貝爾納·戴高樂再訪北京,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慶祝活動。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這位91歲老人回憶起叔叔戴高樂將軍的中國情結以及當年與中國建交的創舉,依然神采飛揚,感慨萬千。 中法建交體現遠見卓識 50年前,毛澤東主席和戴高樂將軍攜手翻開了中法關系的新篇章。盡管中法建交的消息轟動了世界,但在貝爾納·戴高樂看來,叔叔做出這一決定決非偶然—— “他很早就十分關注中國這個‘比有記載的歷史還要悠久’的國家。他多次對我說,中國有著獨特而深厚的文明,還曾略帶神秘地告訴我,說不定在下個世紀,中國就將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世界需要中國。因此,他決定與中國領導人展開合作。”貝爾納·戴高樂說。 對中國而言,與法國建交是邁向獲得國際認可的決定性一步。中法建交打破了二戰后美國對華的“遏制和孤立”政策,產生了多米諾骨牌效應,推動中國與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在上世紀70年代迎來建交高潮。 戴高樂曾對自己的閣僚說:“中國這個事實明擺在那里,這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擁有開辟未來的一切手段。我們不清楚它需要多長時間來發展自己,但總有一天,中國將成為一個巨大的政治、經濟甚至軍事現實?!?/p> 國際格局的發展,印證了這位世紀偉人的遠見卓識。今日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人民正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努力。 “戴高樂將軍對中國的承認具有高度的象征意義,反映了追求民族獨立的精神和全球視野。”貝爾納·戴高樂說。 戴高樂將軍不但以敏銳的政治頭腦和戰略思維開啟了巴黎與北京之間交往的大門,而且以開拓精神為未來的中法合作打下了基礎。 建交50年來,中法兩國共同開創了大國關系史上的諸多先河:首個與新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是法國;首位訪華的西方國家元首是法國總統蓬皮杜;首個與中國簽訂政府間科技合作協定的西方國家是法國;首個與中國開展和平利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國家是法國;中國在西方國家建立的第一個文化中心落戶巴黎;中法首創互辦文化年…… 未能訪華成憾事 戴高樂將軍一直有個愿望,就是要親自踏上中國的土地。“如果不是命運使然的話,他毫無疑問會親自去發現這個偉大的國家。”貝爾納·戴高樂不無惋惜地說。 在這位老人的印象中,戴高樂將軍對中國充滿濃厚興趣,多次表達過訪問中國的愿望,喜歡閱讀有關中國的書籍,愛和去過中國的人交流,還多次拜訪旅法的漢學家。 戴高樂原本計劃于1970年年底訪華,并計劃將“與毛澤東的會見”作為自己回憶錄的最后一章,還準備附上他與毛澤東會見時的照片。然而,因心臟病猝然離世使戴高樂最終沒能實現這個愿望。 北京天安門廣場、新華門前和外交部三處降半旗致哀,這是中國首次給予一位外國元首如此禮遇。毛澤東在給戴高樂將軍的夫人的唁電中說,戴高樂將軍是“反法西斯侵略和維護法蘭西民族獨立的不屈戰士”。 戴高樂的兒子菲利普·戴高樂在書中這樣記錄父親的中國情: “我至今記憶猶新:一天晚上,用畢晚餐,我父母全神貫注地觀看一本相冊,里面有一幅長城的照片,一直延伸到天邊……” 繼承戴高樂精神致力中法友好 受叔叔的影響,貝爾納·戴高樂50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促進中法友好,曾擔任中法委員會主席。從事科學儀器研究的他,堪稱中法科技合作的推動者和見證者。 1964年9月,剛剛建交的兩國舉行了首屆法國科技展覽會。貝爾納·戴高樂作為展覽會法方負責人率團與會,受到毛澤東的宴請?!澳鞘且淮畏浅C篮?、特別的經歷,毛主席勉勵我們繼續推動兩國的交往合作,這是兩國科技界首次交流,有著重要意義。”貝爾納·戴高樂對展覽會的細節至今記憶猶新。 半個世紀若白駒過隙。兩國建交50周年之際,中國人民依然深切懷念戴高樂將軍的高瞻遠矚和歷史性貢獻。 中法關系曾歷經風雨和晴好,如今枝繁葉茂、碩果累累。兩國人民相互吸引、欣賞和尊重,各領域五彩繽紛的交往,構筑了兩國友誼的彩虹?!按鞲邩穼④娫谥蟹ńń恢踉M嗟膬蓢嗄陮W習相互語言,推動兩國交往。中法關系正迎來美好時刻,我堅信兩國關系將擁有更加輝煌的50年?!必悹柤{·戴高樂滿臉堅定地說。 (記者 譚晶晶 王子正) |
相關閱讀:
- [ 01-18]美軍超級大黃蜂跑到法國航母上
- [ 12-19]戴高樂座駕將赴中國巡展 曾替其擋20多發子彈(圖)
- [ 11-21]法國改革失敗的教訓
- [ 10-11]解密歷史上十大最失敗的軍事發明
- [ 07-26]“戴高樂”號航母完成中期維護與現代化改造
- [ 03-04]兩名在敘利亞遇難西方記者遺體已抵達巴黎
- [ 12-31]巴黎機場發生客機滑出跑道事故無人傷亡
- [ 12-19]軍報盤點2011年海軍尖端兵器 中國航母排榜首(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