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圖:李姿閱4 山寨救護車為何如此囂張(政策聚焦) 【核心閱讀】 1月13日,本版報道了大醫院不愿加入急救網絡,急救資源緊缺等問題(《大醫院:加入120動力不太足》)。與此同時,在許多地方,一些醫院門口,山寨救護車生意很是興旺。一邊是正規救護資源的市場缺口之下病人的無奈選擇,一邊是不合規的救護設備給病人生命安全帶來的潛在威脅,為何出現如此情形?記者在貴陽進行了調查。 春節將是醫院救護車忙碌的時期。然而,春節前夕,記者在貴陽市看到,一些簡陋的面包車竟然貼著“急救”的標識,正做著救護生意。這些既要錢又可能要命的山寨救護車,為何能大搖大擺地做著生死攸關的事? 噴上“急救”,就干起“救護”營生 1月19日,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以下簡稱貴醫附院)急診樓背后,一輛掛畢節地區車牌號,由舊金杯面包車改裝而成的“救護車”懶懶地曬著太陽。藍色警報燈、紅十字標識、車頭的“急救”二字,乍看之下,與普通救護車沒什么區別。 記者以患者家屬身份撥通了車主在后車窗位置貼出的“用車電話”。 “我的車是醫院的正規車,放心吧。”車主說。 “哪個醫院?” “具體哪家醫院你就不要管了。車是新車,跑了一年都不到,各種設施配備都有。” 根據救護車的行業標準,普通救護車除了擔架和氧氣瓶之外,還應配備快速血糖測定儀、心電圖機、心電監護儀等診斷設備和搶救設備,而記者在車內沒看到這些儀器。 “這肯定是山寨救護車。”隸屬于貴醫附院的貴州省緊急救援中心工作人員陳立(化名)說,“大多數山寨救護車是由廉價的二手微型面包車或者商務車改造而成,配備簡陋、劣質搶救設備,甚至沒有搶救所必需的氧氣,沒有專業醫護人員,裝上警報燈,噴上‘救護’、‘急救’等字樣,就干起了‘救護’營生。” 記者詢問去畢節市織金縣的價格,該男子起先要價1600,在記者猶豫嫌貴之后表示“最低給你降到1280”。 記者提出病人情況比較嚴重,希望可以有一名醫護人員陪同,車主當即表示沒問題,不過要加付200塊錢。 陳立認為,該車主允諾的醫護人員不可能是醫院的醫生護士,“一般是隨便找個穿白大褂的,或者是有經驗的護工”。 陳立上班時經常看到院內停著幾輛山寨救護車。貴醫附院保衛處一名工作人員回應記者質疑時說,醫院停車場屬于外包,院內付費停車,只要交錢車就可以進來,“只知道停車場肯定有山寨救護車,但也分不清哪些是山寨的哪些是正規的”。 正規救護車和山寨車還是有差別的,陳立說:“我們中心的車都有統一標識,除了‘急救’和紅‘十’字外,還噴涂了‘96999’、‘貴州省急救中心’的字樣。除了標注出車牌號外,還有一個屬于這輛車的代碼。” 有利可圖,醫院護工參與拉攏客源 山寨救護車為何普遍存在于各醫院之間?貴醫附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孫發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正規救護車的運載能力和現有需求之間的巨大缺口。 按照5萬人配備一輛救護車的標準,2012年貴陽市總人口將近450萬,理想狀態下應配備90輛救護車。而貴陽市急救中心主任陳勇介紹,目前貴陽市約有70輛救護車從事院前醫療急救工作。這些救護車遠不夠用,有時候會出現全網無車可用的情況。 調查發現,如果病人家屬撥打120或96999不會招來山寨救護車,因為120系統調配的救護車都是正規救護車,山寨救護車是插不進來的。山寨救護車主要是在病人出院、轉院時,利用內部關系或者發放小卡片來拉攏客源。病人選擇山寨救護車,一個是正規車不夠用,再就是山寨車可以講價。 “病人出院回家、轉院,有沒有叫車,這些情況醫護人員肯定都掌握,到時給病人介紹一些‘黑救護車’,可以從里面收取好處費。”陳立認為這背后已經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利益鏈。“有經驗的護工直接買車來找人開,自己利用工作便利去找客源,單就我所知,這樣的車就有3—5輛。至于為病患介紹車輛,95%以上的護工都有參與。”但是病人卻不知情,也分不清楚哪些是正規救護車。 不只是靠醫院內部人士介紹拉攏客源,山寨救護車的卡片還直接發到了各病房的病床上。在貴醫附院外科大樓15層骨科病房走廊一張空置的單人床板上,記者就發現了一張山寨救護車的卡片,正面是車輛的照片和聯系方式,背面則是介紹車輛配置情況,包括進口急救呼吸機、心電監護儀、電動吸痰器等設備。內科大樓進門處的玻璃展板底部,同樣塞滿了各種山寨救護車的信息卡片。 規范準入,防止見縫插針 2013年12月初,貴畢高速上一輛山寨救護車與貨車相撞,救護車上2死3傷。雖然事故責任在貨車司機,但由于事故車輛是黑救護車,病人難以維權。 山寨救護車不僅暗藏危險,而且還干擾到了正常醫療秩序。孫發就曾經碰到這樣的事,他在救治一個垂危病人時,山寨救護車的運營者為了牟利,煽動病人家屬放棄治療直接拉回家準備后事。經醫護人員及時制止,運營者沒有得逞。現在四五年過去了,患者依然活著。 對于山寨救護車的管理涉及多個部門,救護人員的資質歸衛生部門管理,改裝車輛歸公安交警部門管理,運營定價歸物價部門管理。然而,雖然有多個部門肩負監管職責,卻沒有一個部門能夠真正把關,“看上去誰都可以管,實際造成了都可以不管。”陳立說。 2010年6月,貴州省衛生廳曾聯合公安廳對全省未取得相關資質的車輛、人員擅自開展醫療急救工作的情況進行整頓。而如今,在不少醫院門口,山寨救護車仍在招攬生意。 孫發教授在貴醫附院工作多年,他對山寨救護車做了較深的研究和調研,作為政協委員他今年特意為此做了提案。他建議嚴格救護車的審批,“由公安機關及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對救護車進行重新登記整理,并規范地方醫院救護車的使用半徑,對于要進行長途轉運的患者,在兩級醫院都要進行嚴格登記,確保順利對接,防止山寨救護車見縫插針”。 孫發還建議,“可以考慮在嚴格規范準入制度的前提下開放市場,可以是國有、民營及其他社會資本獨資或者參與,以滿足市場需求”。 陳勇認為,應當加大救護資源的投入,完善急救網絡。在現有條件下,有必要統一救護車的外觀、醫護人員著裝和病例書寫。同時,他建議公開正規救護車的車牌號,以便公眾辨別真假救護車。(本報記者郝迎燦 孟思奇) |
相關閱讀:
- [ 01-25]龍巖:車追尾孕婦受傷 警車“變身”救護車
- [ 01-18]西安開往福州列車孕婦臨產 列車長忙聯系救護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