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長許勤27日宣布,城中重要交通走廊梅觀高速4月1日起將免費。此前,梅觀高速已建成收費19年,原定收費至2027年,深圳市政府花費約27億元回購了經營權。深圳市交委稱,這將是全國首條在運營期內因政府回購而取消收費的高速公路。 19年收費將終結 1月27日上午,在深圳市人大閉幕會后的市長記者招待會上,市長許勤宣布了一條消息:梅觀高速公路將從4月1日起免費。這意味著梅觀高速將結束其19年以來的收費歷史。 當天下午,深圳交委、龍華新區管委會與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梅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簽訂了《梅觀高速公路調整收費補償及資產移交協議》。協議明確梅觀高速公路(梅林至觀瀾段)將于3月31日24時起取消收費。“這是市委市政府為適應特區一體化,滿足市民呼聲,更好優化調整交通結構做出的決策。”市交委主任黃敏表示。 關于梅觀高速取消收費的問題,多年來不斷有市民、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呼吁,特別是2011年底龍華新區成立后,呼聲更大。 目前全線收費7元 梅觀高速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G94(珠三角環線高速公路)中的一段,是深圳市中部重要的交通走廊,1995年5月建成通車,道路全長19.2公里,起于梅林關口,止于深莞邊界。梅觀高速經過政府批準的收費年限至2027年3月結束,目前由深高速公司全資子公司梅觀高速公路有限公司經營管理。梅觀高速公路現有5個收費站,全路段為7元,中間路段出口從2元至4元不等。調整收費方案將撤銷上述全部收費站,而梅林主線收費站北移至外環高速公路黎光立交南側。 據介紹,梅觀高速取消收費之后,所有資產將移交給市政府,按照市政化管理方式進行管理,市交委將對其進行市政化道路改造。于寶明透露,現在其實已有初步改造方案,但尚未經過批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條路會在目前基礎上增加多個出口。作為市政路,速度肯定是比高速路要低,梅觀高速市政化后的限速問題將與交警部門協商之后才能定。 回購預計花27億 據深圳市交委發布的調整收費方案,梅觀高速公路梅林至觀瀾段未來13年收益測算現值為15.9795億元。 “這是通過以往那么多年的交通量,以及未來的交通量進行測算,然后通過折現得來的數據。”市交委副主任于寶明介紹,按測算,未來梅觀高速路實際上可收30億元,但折現就沒這么多了。于寶明表示,這是雙方通過專業的評估公司評估并通過十幾輪的談判才得出的最終結果。政府要掏的錢還不止這么多,“由于政府還要支付稅收、新建收費站及配套設施,擴建8車道政府也需要分擔一部分,還有收費站員工的安置等,稅收約5個億,估計最終政府要支付約27億元。”于寶明表示,這個數字還需要核算。 對于深圳市人大代表提出深圳多條高速路理應一起取消或降價問題,于寶明27日表示:“應該說取消收費計劃還有,但需要一定時間。”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 ■鏈接 濱州用地換黃河大橋免費通行 山東省濱州市交通局27日宣布,已超期收費3年、總收費年限達28年的濱州黃河大橋,將從1月31日零時起對濱州籍車輛免費放行。 27日下午,濱州市交通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通告稱,自1月31日零時起,對濱州籍(魯M)載客和載貨機動車輛實行免費通行。對于通行車輛仍執行“一車一落桿”制度。 同日,山東高速發布公告稱,經濱州市政府與山東高速協商,濱州黃河大橋對濱州籍車輛免費造成的收入損失,將由濱州市政府給予經濟補償。 濱州黃河大橋位于濱州市區南部,是黃河中下游南北交通要道。該橋1986年開始征收車輛通行費,1999年被劃入山東高速,經交通部批準,收費期限延長至2017年11月15日。從1986年至今,濱州黃河大橋已經收了28年費,超過了“經營性公路收費最長期限為25年”的國家規定。 隨著濱州市區不斷向南拓展,該橋已成為濱州市區的城中橋,一次10元的通行費不僅困擾著黃河兩岸居民出行,也阻礙濱州的城市發展。濱州市政府將“徹底解決黃河大橋收費問題,爭取上半年實現免費通行”列為2014年10件民生實事之一。 據山東高速27日發布的公告,公司已與濱州市政府簽署《G205濱州黃河大橋免收部分車輛通行費補償協議》。協議中約定,公司由此減少的通行費收入,由濱州市政府以同等價值的土地使用權折價或其他形式給予公司經濟補償。 根據《補償協議》約定,濱州市政府將以商定區域的土地使用權作為經濟補償支付對價,并承諾部分土地將在2014年3月31日前完成掛牌出讓手續;山東高速方面可優先參與競買,若摘牌成功,應繳納的上述土地出讓金與上述經濟補償相抵,差額部分由雙方另行結算。 據《齊魯晚報》報道 |
相關閱讀:
- [ 12-25]司機急見女兒回家 提車速路滑剎車不及釀車禍
- [ 09-29]中秋國慶黃金周迎大考 高速路會否成“龜速路”?
- [ 05-17]您聽說過高速路收“超時費”嗎?
- [ 11-08]京機場高速減免費后變"龜速路" 價格杠桿被重提
- [ 09-02]“慢速路”豈可按高速收費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