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中國人都有關于年夜飯的記憶,這些記憶往往是就著大年三十晚上那一桌豐盛的菜肴蔓延開的,而這些菜肴,在各個家族的血脈里,也都有著固定的名目,許多輩人的口味與習慣,在時間的漏斗里流下來,散發出的香氣兒,早已超越了菜肴本身的馥郁。那是一種光亮,照見父母眼角的慈愛,照見兒時簡單的歡喜,照見全家圍坐的喧鬧……那是中國人血液里最濃的鄉愁。 本期,我們邀請幾位嘉賓與我們分享他們關于年夜飯的記憶與體味。他們中,有來自海峽對岸的美食作家,有專注于美食節目的導演,有熱衷于美食研究的媒體人,也有對美食習俗頗有見地的文化學者。希望他們的文字與情意,能為您奉上一席精彩的文化年夜飯。 ——編 者 中國人最溫暖的儀式 陳曉卿 “白菜青鹽糙米飯,瓦壺天水菊花茶。”幅員遼闊的中國大地,民間百姓的飯食生活盡在村舍市井之間。對中國人而言,盤碗箸尖上的飯菜、杯盞觥籌中的酒飲,遠非食物本身集納的滋味與能量這么簡單。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飲食是文化,更是鄉愁,這正是我們拍攝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時最初動念的緣起。 眼下,《舌尖上的中國2》很快就要播出了。可以說,在第一部《舌尖》影響力的基礎上,《舌尖2》在籌拍之初就備受關注。我也常常想,觀眾給予我們的這種關注,其實不僅僅是對紀錄片本身的,更多的是對哺育自己的家鄉美食的纏綿眷戀,是對母親、對家庭、對故鄉的依戀與遐思。而中國人賦予美食的這種濃郁厚重的情感,最集中的體現還是歲歲除夕的那頓年夜飯。 《舌尖2》里有一個故事:貴州山里的年輕人在廣東肇慶打工,春節將近,卻沒能買到回家的火車票。但是,什么也擋不住過年回家與親人團聚的急迫心情。年輕人邀約同在外地打工的老鄉,結伴騎著摩托車,歷時5天5夜,終于推開了家門,趕上了那頓熱氣騰騰的年夜飯。 年夜飯是中國人一年到頭最溫暖、最柔情的儀式。在曾經的物質匱乏年代,一頓年夜飯可能要準備上半個月,一家人平日里節省下來的食材,齊齊擺放團圓夜的桌上。我童年的記憶里,這頓最豐盛的家宴上幾乎沒什么素菜,雞鴨魚肉、臘味鹵品、豬油八寶飯……各式各樣平時見不上、吃不到的葷腥,悉數登場,這是集中進補的時刻。伴著闔家團聚的甜美心情,吃一頓最香最美的飯菜,這是父母在歲末年初給孩子們最強的信心和最好的祝福。 如今生活好了,老百姓的物質生活早已今非昔比,但年夜飯的儀式感和重要性,非但沒有被沖淡,反而更加突顯了。新的種植和養殖技術,打破了四季輪回對食材生長的限制,任何季節任何時候,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吃不到的;另一方面,現代交通的發展,又將原來的距離感打破了,再遙遠的物理距離都是咫尺天涯,只要有相聚的愿望,便沒有無法逾越的空間。既然大魚大肉天天都能吃到,年夜飯上,怎么吃得健康就成了學問。葷腥魚肉退了場,蔬菜和菌類成了講究。當然,唯一不變的還是一家人團團圍坐,不管在家吃還是在飯館吃,燈火輝映中,親人臉上的光彩、父母眼角的笑意,才是這一餐最隆重的佳肴。年年賡續的這一晚,也就成了歲月寫就的故事。 (作者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 |
相關閱讀:
- [ 01-29]閩運公交舉行迎新春活動 為外地駕駛員備溫暖年夜飯
- [ 01-29]南靖縣婦聯關愛留守兒童親情年夜飯溫暖開席
- [ 01-29]大魚大肉可以吃蔬果不能少 營養師支招年夜飯
- [ 01-29]南靖縣婦聯關愛留守兒童親情年夜飯溫暖開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