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汽車安全帶和安全氣囊是一輛車的標配,目的主要是為了行車安全和發生事故是減少危害。你知道嗎?在不久的將來,車與車之間就像人與人之間,即便互不認識,也可以進行交流對話,而且這套系統未來有可能也會成為汽車的標配,而這樣做的目的正是為了減少交通事故。 近日一則關于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將對全美車輛安裝車對車通信系統的新聞得到普遍關注,這一系統能效阻止交通事故的發生。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相關負責人甚至稱,推行車對車通信系統的意義可與引入汽車安全帶與安全氣囊等安全措施相提并論,它將會顯著減少車禍數量及車禍傷亡人數。值得我們注意的是,我們中國作為連續5年汽車產銷世界第一的新興汽車大國,類似的系統目前還沒有,這是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呢? 這是一段美國關于車對車通信系統測試的視頻畫面聲音。畫面中我們可以看到,前車突然變道躲閃交通事故的同時,距離不遠的后車提前就會報警給司機提醒注意。車對車通信系統簡單的說就是,不同車輛利用無線技術“對話”,以每秒10次的頻率交換車速和方向等基本數據,從而提供安全信息,及時為司機報警,減少交通事故。據說,這種車間通信技術將能預防多達80%的交通事故。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方慈認為,如果美國要強制推行,表明這項技術已經相對成熟。 杜方慈:發達國家有標準也有技術法規。雖然美國的FMVSS也較標準,但實際上是技術法規。技術法規和標準的一個很大的差別是,技術法規一定是非常成熟的時候才能推行,因為它是強制的,如果你不實施,你就犯法了。 譚先生是一位十幾年駕齡司機和賽車手,對于這種信息系統,他有什么看法呢? 譚先生:這個對駕駛開車安全會很有用。但是這套東西多少錢?貴不貴?出了問題有保修嗎?因為是電子產品,很容易出狀況的。 采訪中,譚先生對于這種新鮮事物的顧慮還不止這些。 司機譚先生:現在是越來越多的“馬路殺手”級的司機,本來開車技術就怎么過關,再加上這么一個東西,開車就會手忙腳亂,會產生交通安全的隱患。如果周圍都能搜得到,是不是在我的車上安裝了定位系統,那我自己的個人隱私還能不能受到保護? 譚先生的顧慮確實也代表了大多數司機。美國汽車制造商聯盟表示,雖然這個系統可能在未來的公路安全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還有很多問題,例如:隱私、成本和普及率等等這些問題都需要解決。 雖然我們中國已經是一個新興的汽車大國,但不得不承認,在汽車與信息技術結合方面,確實還有差距。像這樣的車與車對話的技術,在我們中國推廣的前景如何呢? 中國私家車十年增長了13倍,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我國目前與車相關的安全事故占到25%。交通事故仍然是各類傷害死因中的“第一殺手”。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李洋認為,長期來看在我國推廣的前景很大,但短期他并不看好,首先他提到的是硬件。 李洋:美國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不管是高速公路兩邊的數字傳輸,還是車上面硬件的普及,就這一點咱們就比不了。現在我們硬件方面仍然要做很多事情。 軟件方面,李洋認為,這比硬件更重要。 李洋:咱們這汽車進入家庭剛剛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整個用戶的用車習慣還沒有完全的成熟。美國人的駕駛習慣已經非常好了,這會在推行這個系統,從人的角度來講就沒有什么大的障礙了。但是我們反觀國內這方面的情況,差距還是很大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方慈表示,這種技術宏觀來看,其實是工業化和信息化結合的縮影。但是,目前我們國家在這方面還有差距。 杜方慈:實際咱們國家也要推行傳統工業和信息化工業的結合。汽車就是個傳統工業,100多年了。但是我們國家在這個問題上還沒有走到那一步。現在據我們所知道的,世界上也只有美國在想做這件事。我覺得信息化中國做的還可以,但是工業化這方面,其實我們在很多技術方面差距還是相當大的。(記者 劉樂) |
相關閱讀:
- [ 02-04]美議員致信克里談慰安婦問題 要求美國促日方道歉
- [ 02-03]王詩齡賭城拉斯維加斯留影 雙手插兜網友調侃霸氣
- [ 02-03]美國23萬人在網上請愿將賈斯汀比伯“逐出美國”
- [ 02-02]第66屆美國編劇公會獎揭曉
- [ 02-02]美絕密航天戰機在太空飛行400天 可擊落衛星
- [ 02-01]美國國務卿發表農歷馬年賀詞
- [ 01-31]美媒細數開國元勛情報工作 稱監控很“美國”
- [ 01-31]美國海軍中將獲奧巴馬提名 或將出任國安局局長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