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回家7天只有1天陪父母” 記者調查發現“聚會多、話題少與被‘逼婚’”成借口 近日,網絡上流傳消息稱現在年輕人春節回家很少陪父母,“7天時間加起來只有1天時間陪爸媽”。春節長假期間,記者采訪了山東、江蘇十幾位即將畢業或剛畢業的年輕人,其中多數人覺得確實自己長假期間陪父母的時間很少,而同學朋友聚會多、與父母共同話題少、“被逼婚”導致談“婚”色變等成為主因。 王小松去年大學畢業后,在上海找到了一份令街坊鄰居都羨慕的體面工作。但每年回家短暫的幾天一眨眼就過去了,他很難有時間多陪陪父母。 “從臘月二十八回家,除了初一上午拜年和初三、初四走親戚,其他時間都很少在家,參加了兩個同學聚會,又參加了一個同學婚禮,差不多都是上午出門,晚上回家?!蓖跣∷捎行├⒕危稗r村過年規矩多,每天不是去親戚家,就是親戚來我們家,我又整天在外面,一年到頭就盼著過年能一家團聚,但其實很少有時間能陪父母說說話?!?/p> 江蘇南通的劉志彬也有類似經歷,他去年研究生畢業后考上了廣東省公務員,今年春節假期幾乎每天都有老同學相邀?!岸既サ脑挷滑F實,不去的話有人背后說你擺架子,所以就盡量去,在家陪父母的時間少了很多?!边@是劉志彬第一個沒有寒假的春節,他還有些不太適應。 與同學朋友聚會占據了太多時間相比,父母和子女間缺少共同話題,則讓有限的團聚時光變得有些沉重。 孫升現在在山東師范大學讀研三,臘月二十一就回到農村老家過寒假。“很多時候,不知道該跟父母聊些什么,共同話題很少。”孫升說,家里的主要經濟來源是蔬菜大棚,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也很少與外面的世界接觸。 城市的繁華和家里的拮據形成的對比,也正像孫升與父母之間的鴻溝一樣難以彌合,“我們這一群從農村考出去的學生對此感受更強烈一些吧,生活環境的變化讓我對生活的很多看法也發生著變化,但是父母的想法還是像以前一樣,有些閉塞,經常會覺得共同話題不多。” “跟父母一般就是說些家長里短,對于未來工作和生活的一些想法,跟他們溝通起來有些困難,有時候甚至會吵起來,鬧得不歡而散?!睂O升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畢業后他想去北上廣等大城市去闖一闖,父母則認為大城市生活壓力太大,買房負擔太重,一直勸說他留在山東發展。“今年就要畢業了,因為在就業問題上的分歧,不太愿意跟他們聊?!睂O升告訴記者,“很多時候跟父母在一起,也就是看看電視,或者自己玩手機?!?/p> 采訪過程中,孫升的發小藍峰清補充道:“其實,跟父母之間的這些問題是隨著時間慢慢發酵的,我們也都能理解,平時盡量就聊些家里的平常事,如果有分歧,有時候也會妥協一下,不去跟他們據理力爭?!?/p> 近來,“90后進入晚婚年齡”的帖子使得一眾未婚80后“無力吐槽”,“逼婚”是春節里的一道家常菜,更是一道80后們嚼不爛的菜。 于松杰兩年前從魯東大學畢業,現在在煙臺一家公司做銷售。今年回到棗莊老家后,他不可避免地被“嚴刑拷打”了一番,“在哪兒上班什么工作能掙多少呢”“有對象沒買房了吧準備結婚嗎”,于松杰從自己的微信朋友圈收藏里找出這副“對聯”,有些無奈地向記者講述畢業以來每次回家的“必修課”。 “春節期間尤其厲害,七大姑八大姨‘打破砂鍋問到底’,根本招架不住?!庇谒山苷f,“今年春節接受了去年的‘教訓’,盡量少在家待,跟父母家人在一起的時候,也盡量不談這些話題?!?/p> 同樣被“逼婚”的還有25歲的劉彥君,她去年夏天大學畢業后留在廣州一家房地產公司工作,初來乍到的壓力和頻繁的出差,使她很難有穩定的時間談戀愛,更別說遇到合適的結婚對象了。 “剛上大學的時候談過一個男朋友,當時家里反對,自己也不太懂事,就分手了?!眲┚f,從那之后就再也沒有談過戀愛。她剛拒絕了家里在假期給她安排的兩個相親,為此又跟媽媽冷戰了好幾天?!艾F在心態更成熟,找男朋友更謹慎了,自己也很著急,家里又一直催,有時候確實很煩,不愿意跟他們談這件事。”劉彥君說。(王成、沈汝發) |
相關閱讀:
- [ 02-06]大學生發帖倡議春節回家少刷微博多陪父母說說話
- [ 02-06]女孩春節赴父母打工地團聚 7天幫撿數百斤廢品
- [ 02-05]調查顯示:春節七成青年人陪伴父母僅一天
- [ 02-01]社區志愿者春節照顧別人父母 錯過自家團圓飯
- [ 01-31]三個留守兒童的春節片段:父母是手機里的聲波
- [ 02-25]不少網友春節花銷破5000元 笑說"父母開心就好"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