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英大使駁“中日關系似一戰前英徳關系”謬論
2014-02-06 13:44? 張建華?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李艷 |
分享到:
|
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5日在英知名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發表演講時說,當前亞洲局勢總體以和平與發展為主流,絕非像日本某些政客所渲染的“中日關系似一戰前英德關系”。 劉曉明在題為《中國是亞洲的和平穩定力量》的演講中說,當前亞洲形勢總體穩定,和平、發展、合作仍是亞洲國家的主流,“今天的亞洲與一戰前歐洲的那種惡性、無序競爭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劉曉明說,有人將一戰前的歐洲和現在的亞洲進行對比,認為當前亞洲國家在歷史、領土、領海、軍事等各領域矛盾呈多發、群發和上升狀態,亞洲有可能像一戰前的歐洲國家那樣最終滑向沖突和戰爭。最近,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甚至把當前的中日關系比為一戰前的英德關系。 “如果說學術界人士執上述看法可能是由于過于片面,以偏概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那么,政治領導人執這種觀點,則不能不讓人懷疑其真正的動機,”劉曉明說。 劉曉明說,亞洲國家在政治、經濟、人文、安全等領域的合作正處于歷史上最好時期,且合作水平仍不斷提升:求和平、謀穩定、促發展,通過友好協商妥善處理分歧是亞洲國家的廣泛共識;亞洲新興經濟體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是當今世界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亞洲區域合作基礎扎實,內容不斷充實。 劉曉明呼吁,域內外國家需要摒棄冷戰思維,增強戰略互信,倡導綜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理念,在尊重和照顧對方核心利益與關切基礎上開展合作,使亞洲成為共謀發展的“大舞臺”,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角力的“競技場”。 劉曉明說,一個時期以來,以安倍為代表的日本領導人企圖為侵略歷史翻案,挑戰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和以《聯合國憲章》為基礎的戰后國際秩序,導致日本與鄰國關系緊張,成為亞洲最大的不穩定因素。 “日本須真正拿出誠意,承認歷史錯誤,改弦易轍,以實際行動取信中、韓等亞洲鄰國。只有真正做到正視歷史、以史為鑒,日本同亞洲鄰國的關系才有未來,日本才能讓亞洲人民放心,”劉曉明說。 劉曉明表示,希望有關國家也本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汲取二戰前對德國實行綏靖政策的教訓,不要兩面下注,對日本軍國主義傾向持姑息縱容態度,否則亞洲恐將難有寧日。 (記者張建華) |
相關閱讀:
- [ 01-07]中國駐英大使接受BBC采訪 解釋東海識別區
- [ 01-06]中國駐英大使:今天的日本和二戰前的德國相似
- [ 01-03]中國駐英大使在英媒撰文批駁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 [ 01-02]中國駐英大使:安倍的日本是現實版“伏地魔”
- [ 12-19]中國駐英大使:三中全會為中英合作提供十大新機遇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