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化武運出一再延期引發爭議 國際輿論擔憂
2014-02-07 07:13? ?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黃曉夏 |
分享到:
|
西方國家:敘政府故意拖延 上個月,禁化武組織—聯合國聯合代表團特別協調員卡格稱,敘利亞處于戰爭狀態,因此運輸和銷毀工作存在巨大困難,任務非常復雜。她表示,安全、物流和技術細節至關重要。 但是,西方國家紛紛指責敘政府“故意拖延進程”,并敦促其推進工作進度。美國國務卿克里日前表示,如果敘方不能遵守銷毀化武協議,會面臨“相應后果”。美國駐禁化武組織代表米庫拉克表示,敘方表示耽誤運輸工作的原因是存在“安全隱患”,并借此要求增加硬件支持,如防護背心、電子設備和探測設備等,這些要求沒有正當性,顯示敘政府只希望討價還價。 英國首相卡梅倫對能否如期銷毀敘化武表示擔憂。他在5日表示,銷毀工作正在放緩,一些必要的信息仍然缺失,英國會繼續向各方施壓,保證銷毀敘利亞所有化武。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專欄作家法麗黛則認為,銷毀化武進程緩慢是多種原因造成的。美國憑借高科技監控設備,對整個運輸環節了如指掌,但美國并沒有對敘政府加緊施壓,反而一段時間內淡化了這一議題,實際上是希望借化武轉運逾期的口實,長期對敘政府施壓;另一方面,敘政府也在消極怠工,拖延進程,尋找機會增加同美國談判的籌碼。化武曾經是敘利亞在中東地區立足乃至同以色列抗衡的有力手段,悉數交出并非易事。 聯合國:相信化武能按期銷毀 不過,在敘化武銷毀問題上也有樂觀的聲音。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6日表示,盡管此前出現了延誤,但他相信6月30日前能夠銷毀敘利亞的所有化學武器。俄羅斯副外長加季洛夫4日表示,敘利亞本月會運出一大批化學武器,并能在3月1日前將所有化學武器運輸出境。 一位在大馬士革工作的外交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化武運輸之所以一再拖延,最主要的原因是運輸的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進行全方位的評估,這需要足夠多的時間。除了考慮反對派襲擊的因素外,還必須保證在適宜的自然環境中存放和運輸這些危險品。只有進行了周密安排,確保萬無一失,運輸工作才能啟動。據他分析,目前化學武器的運輸道路相對安全。敘政府軍方面投入了力量,采取“定點”與“護送”相結合的方式,確保化學武器安全。即便是在沿途的戰區,反對派的火力對運輸通道造成的威脅也不大。而銷毀環節由于是在公海上進行,安全威脅要小得多,進展將更快。因此,他認為在今年6月30日前銷毀所有的化學武器是可以實現的。 (本報大馬士革2月6日電) |
相關閱讀:
- [ 02-07]習近平和普京與參加敘化武海運護航的中俄艦長通話
- [ 02-04]俄外長說敘反對派參與國際談判有助沖突解決
- [ 02-02]聯合國強烈譴責黎巴嫩汽車炸彈襲擊事件
- [ 02-02]敘利亞沖突雙方首輪直談結束
- [ 01-31]敘利亞1歲女嬰在爆炸中幸存 曾被埋廢墟3分鐘
- [ 01-31]美國指責敘利亞運送化武進度緩慢
- [ 01-30]聯合特使證實敘政府與反對派討論組建過渡政府
- [ 01-30]敘利亞和談將繼續進行 防范境內恐怖分子成焦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