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7日電 新加坡《聯合早報》日前撰文指出,泰國選舉委員會初步公布的選舉結果顯示,執政的為泰黨預測大勝,但是泰最大反對黨——民主黨執行委員會日前決定尋求法律途徑判令國會大選無效。隨著泰國大選近乎流產,泰國的政治危機已經變成越來越讓人笑不出的“民主鬧劇”。 文章指出,由親王室和傳統統治精英支持的民主黨所發起的反對運動,其持續多時的街頭抗爭行動非但傷害了早已脆弱的國民經濟,更進一步撕裂社會共識,讓國家政治機制陷入癱瘓狀態。從選前陸續發生的暴力沖突觀察,泰國朝野若不盡早達成能擺脫政治僵局的妥協,國家將越發難以治理,甚至可能走向長期動蕩的不歸路。 文章稱,作為泰國最早成立的政黨,民主黨在1990年代的民主化過程中扮演了關鍵的角色,讓泰國的民主機制逐漸走上正軌。民主黨在制定1997年憲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該憲法被視為是泰國民主化的重要基石,不但憲法草擬委員會成員是由選民選出,憲法也讓上下兩院所有代議士均由一人一票選出,削弱了傳統統治精英階層如公務員、地方豪紳的政治權力,因此也被稱為“人民的憲法”。 但是,1997年憲法也被批評為“過度有效”,破壞了傳統的政治生態,尤其對深具影響力的王室的政治角色含糊其辭,容易導致“多數的暴政”甚至是“國會專政”。前總理他信所領導的為泰黨,在2001年至2006年間所主導的民粹政治,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種批評。自2006年由傳統精英發動的政變推翻他信,致使其流亡海外,2011年為泰黨在他信幕后操控下又贏得選舉,由其妹妹英拉重新出任總理。泰國目前的一系列政治動亂,都表明泰國需要重新制定政治游戲規則——修憲似乎是唯一合理的選擇。 分析指出,泰國朝野雖然都對修憲存在默契,如何在現今高度對立的政治環境下進行這項艱巨的工程,則考驗著雙方領導人的政治智慧。在野的民主黨于街頭抗爭政治中所表達的立場,缺乏基本的正當性。反對派清楚,擁有更大民意基礎的為泰黨將如同以往贏得選舉,因此他們不但杯葛這次的選舉,慫恿支持者用暴力阻撓投票過程,還主張成立一個由其領導的非民選政府。這完全顛覆了民主政治的所有基本原則,也難以得到國際社會的認可。 至于為泰黨政府,也無法規避其政治責任。他信執政期間的貪腐問題,以及他對傳統統治精英的輕蔑,都因為他能成功地用政策惠及支持者,而能一再借用民粹力量化解對手的攻擊。這最終迫使對方尋求反民主手段,以軍事政變趕他下臺。但是他信繼續在海外用代理人的方式左右泰國政局,也扭曲了泰國的民主政治,一來削弱了政府的合法性,二來也讓民粹政治模糊了法治的大是大非。 文章還指出,鑒于傳統精英對他信家族的仇視,以及他信民粹政治對泰國民主體制的扭曲,為泰黨必須從更高的國家利益,考慮如何部署“后他信”時代的到來。民主黨則必須放棄現有的對抗姿態,接受民主選舉的基本游戲規則,才能避免國家沉淪的厄運。唯有泰國朝野各退一步,尋找政治妥協的中間點,紛亂不止的政治動蕩才不會繼續影響經濟民生,并持續傷害泰國的國際形象。 文章最后稱,如果任由泰國政局在既有的抗爭軌道上滑行,下場顯而易見;泰國朝野領導人都能意識到妥協的必要性。當然,在現階段選舉流產的亢奮中,雙方或許還無法理性地進行政治交易,但幕后的談判必須盡快展開。暴力的火苗已經竄起,民眾的情緒還在升溫,泰國朝野領導人均肩負起不可推卸的歷史重任,而且妥協的時機稍縱即逝,一旦錯過了良機,各方必將后悔莫及。 |
相關閱讀:
- [02-07] 外媒:泰國政治危機成“民主鬧劇” 大選近流產
- [02-07] 外媒:泰國政治危機成“民主鬧劇” 大選近流產
- [02-07] 外媒:泰國政治危機成“民主鬧劇” 大選近流產
- [02-07] 外媒:泰國政治危機成“民主鬧劇” 大選近流產
- [02-07] 外媒:泰國政治危機成“民主鬧劇” 大選近流產
- [02-07] 外媒:泰國政治危機成“民主鬧劇” 大選近流產
- [02-07] 外媒:泰國政治危機成“民主鬧劇” 大選近流產
- [02-07] 外媒:泰國政治危機成“民主鬧劇” 大選近流產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