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外遇引發事端 多次要求巨額賠償 事實上,在箐口村村民看來,這個6條命案在身的持槍殺人者,此前口碑十分不錯。 箐口村位于騰沖縣西南部,因距離中緬邊境線僅30公里,這里不少的年輕人選擇去緬甸做工。 20多年前,初中未畢業的邵宗其也加入了外出打工的隊伍。他以往返中緬兩國運輸木材起家,經過多年的打拼,甚至成了小灰山村民小組的首富。 “要說家境,在整個箐口村,他家也能排上名。” 村支書王興銳眼中的邵宗其話不多,有些內向,勤勞、治家,在待人接物方面“很有一手”。這種印象也得到了多位村民的承認。王興銳此前也幾乎沒有聽過他與誰家有仇怨。 與劉曉宇結婚后,邵宗其有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已16歲,小兒子上小學二年級。他們的家庭是當地常見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模式:男人在外賺錢,女人在家照顧老小。 但2012年9月,夫妻倆的關系急轉惡化:邵宗其發現劉曉宇曾與邵宗華、邵宗平和鄰村的段從康(化名)有染。 2013年7月,邵宗其到猴橋鎮派出所法庭起訴,要求與妻子離婚。同月,他又撤銷了起訴。 去年7月19日,邵宗其寫信給箐口村調委會,要求跟“與劉曉宇有染的三個男人進行調解”。 但王興銳隨即發現,邵宗其開出的三個解決方案中,前兩個令人瞠目結舌:他要求三人之妻,分別陪他跑車一個月;每人向其賠禮道歉并賠償10萬元;與妻子離婚。 經過調委會做工作,邵宗華、邵宗平和劉曉宇對有染一事“供認不諱”,并寫下檢討書和保證書。 “我告訴他,得饒人處且饒人。”王興銳說,直到2014年1月12日,他再次找到邵宗其時,對方仍然耿耿于懷。“賠償也從每家10萬元變成了20萬元。” 2014年1月13日,邵宗華和邵宗平兩家對王興銳表示:“愿意出點錢解決事情。”在箐口村調委會,邵宗其答應大年初六再次協商解決此事。 次日,邵宗其再次就離婚向法院提起訴訟。 但未等到法院判決,血案發生。 據邵宗其后來的供述,他“希望在大年三十前得到三個人的登門道歉,但久久沒有等到”。 警方隨后勘驗發現,6名死者共被擊中18槍,3名傷者共被擊中4槍。 □逃跑路線有跡可循 臨時放棄報復第三人 邵宗其在殺死邵宗平等6人后,駕車攜槍逃往村外。 接到報警的當地公安局110指揮中心迅速將情況上報。騰沖縣第一時間成立了“1·30”特大持槍殺人案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全力追捕犯罪嫌疑人。 1000多名公安干警、武警和邊防部隊官兵對邵宗其近千平方公里的活動區域進行搜捕。他們甚至經云南省公安廳協調,從德宏一家民航公司調來一架直升機進行空中偵察。 分析了大量走訪群眾等技偵手段得到的信息后,指揮部將邵宗其的逃跑路線鎖定為脫殼仙山方向。 事實上,邵宗其離開箐口村后,確實駕車往這個方向行駛。 “猴橋鎮所轄范圍內的國境線長達72.8公里。”猴橋鎮政府工作人員介紹。而根據邵宗其落網后的供述,如果作案后駕車通過猴橋口岸達到緬甸,最快僅需要30分鐘。 根據邵宗其后來的供述,他不會操使緬甸語,之所以沒有選擇那條逃跑路線,“害怕在那邊難以藏身。” 而讓邵宗其選擇了這條路線的另一個原因是:他要報復的第三個男人段從康便居住在路邊的永興村。 落網后邵宗其供述,在通往永興村的路上,他放棄了槍殺段從康的計劃。 □藏身山區難忍饑冷 徒步十小時回村被捕 當晚7點左右,邵宗其駕車到達脫殼仙山。此時他的吉普車右前車胎爆胎,油也所剩無幾。邵宗其將車牌卸下,用樹枝、雜草將車身掩蓋后,來到了山上的一處道觀。 道觀里兩位年老的道人已入睡。邵宗其翻入觀內,找到一床棉被,又從廚房內找到水果、米飯和牛奶充饑。隨后,他將槍埋在了土里,帶著棉被前往道觀一公里外的樹林里睡覺。 與此同時,警方對邵宗其的包圍圈也縮小到脫殼仙山區域。根據邵宗其落網后的供述,在那里他聽見了警方搜索的聲音,未敢動半步。 邵宗其在其藏身處一直呆到了大年初二(2月1日)黃昏。又餓又冷的他決定徒步返回箐口村。 10多個小時后,邵宗其回到村子里。2月3日下午5點10分,通過技偵手段得知其下落的警方,在村民家中將邵宗其抓獲歸案。 血案發生到嫌疑人落網共96小時。 邵宗其落網后的次日,6名死者被村民安葬。 邵宗華家發生血案的中堂里,擺上了兩名死者的遺像。 邵宗平家四口全部遇難。子孫兩代下葬當日,父親邵維洪站在空空的家門外老淚縱橫。 大量政府工作人員、民警繼續留守箐口村。悲涼和后怕還縈繞在恢復寧靜的村莊上空。 據東方早報 |
相關閱讀:
- [ 01-16]盜竊刑滿回家驗DNA 牽出7年前殺人案再被抓
- [ 01-15]河南高院復核安陽公交車故意殺人案 同意死刑判決
- [ 01-13]上海寶山殺人案嫌犯回憶事發當晚 稱兒子未動手
- [ 01-08]臺北發生搶劫殺人案 一名醫的妻子被砍成重傷
- [ 12-27]四川眉山發生殺人案致2死2傷 警方開槍擊傷嫌犯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