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化武外運一再誤期引擔憂 新華社記者 劉 陽 陳 聰 敘利亞本應在本月5日前將所有化學武器運送到境外銷毀,但截至目前,只運出了不到5%。這是在錯過去年12月31日前將最危險化武運出的期限后,敘第二次錯過銷毀化武計劃規定的時限。 因此,國際輿論擔憂銷毀敘全部化武的工作能否如期在今年6月完成。敘政府表示,動蕩的安全局勢制約了運出化學武器的速度。不過,少數西方國家認為,敘政府在有意拖延時間,阻礙銷毀化武的進程。 不出所料 實際上,在敘利亞錯過去年12月31日的截止日期后,外界并不指望敘能實現2月5日前運出境內所有化武的目標。 根據禁止化學武器組織(禁化武組織)去年11月發布的銷毀敘化學武器計劃,第一批最危險的化學武器應在2013年12月31日前被運出敘利亞,但運輸工作直到2014年1月初才真正開始。 該組織在敘政府的配合下,于今年1月7日和27日在敘拉塔基亞港分別將兩批待境外銷毀的敘化武原料裝載到外國貨船上運出。盡管如此,1000多噸待銷毀化武中的大部分仍存放在首都大馬士革附近以及北部阿勒頗省的一些軍火庫中,只有50多噸已被運出敘利亞。 雖然進度緩慢,但敘政府表示已盡了最大努力。敘利亞外交部副部長梅克達德5日強調,敘利亞將堅定、有力而可靠地執行敘方與聯合國和禁化武組織此前簽署的有關敘化武問題協議,敘利亞將盡可能地為履行其承諾而努力,致力于盡快將化學武器材料運輸出境。 梅克達德同時贊賞了禁化武組織-聯合國聯合代表團為完成銷毀敘化武這一艱巨任務所付出的努力,強調敘方將繼續同該代表團進行合作與溝通。 安全隱患 敘利亞政府表示,安全隱患是造成運出化武速度緩慢的最大因素。 梅克達德說,運輸化武的過程遭到恐怖主義威脅,這種威脅會不時導致敘政府無法履行部分承諾。 禁化武組織-聯合國聯合代表團特別協調員卡格于1月中旬稱:“我們開展的工作前所未有,工作環境也非常罕見。這個國家處于戰爭狀態,因此存在巨大困難,這是一項非常復雜的任務。”她表示,安全、物流和技術細節對于銷毀化武工作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 從大馬士革到拉塔基亞港,距離大約為300公里。雖然政府軍基本把控了兩地之間的高速公路,但流動性強的反對派仍有實力對某些路段造成威脅,因此運送化學武器必經的大馬士革至中部霍姆斯市的高速公路時常被迫關閉,大大影響了運送化武的速度。 外界批評 然而,敘政府關于安全隱患的解釋未能贏得西方國家的認同。一些西方媒體指責敘當局故意拖延銷毀化武進程,以借機在戰場上鞏固其對反對派武裝的作戰優勢。 英國首相卡梅倫5日在英國議會發言時表示:“有跡象表明這項工作正在放緩,一些必要的信息仍然缺失。英國會繼續向各方施壓,保證敘化學武器得到銷毀。”他對銷毀敘化武工作表示擔憂,稱英方將于6日把這一議題提交聯合國安理會討論。 美國駐禁化武組織代表米庫拉克1月30日表示:“敘方說耽誤運輸工作的因素是存在‘安全隱患’,并借此要求增加硬件支持,如防護背心、電子設備和探測設備等,這些要求沒有正當性,顯示敘政府只希望討價還價,并非真正注重安全?!?/p> 美國國務卿克里本周也表示如果敘方不能遵守化武協議,會面臨“相應后果”。 禁化武組織總干事尤祖姆居1月31日發布新聞公報說,敘化學武器的海外銷毀進程已經啟動,但這一進程明顯需要加快步伐。 不過,俄羅斯站出來為敘利亞辯護。俄羅斯副外長加季洛夫4日表示,敘利亞本月會運走一大批化學武器,并能在3月1日前完成本應在2月5日前完成的工作。 |
相關閱讀:
- [02-08] 敘利亞化武外運一再誤期引國際輿論擔憂
- [02-08] 敘利亞化武外運一再誤期引國際輿論擔憂
- [02-08] 敘利亞化武外運一再誤期引國際輿論擔憂
- [02-08] 敘利亞化武外運一再誤期引國際輿論擔憂
- [02-08] 敘利亞化武外運一再誤期引國際輿論擔憂
- [02-08] 敘利亞化武外運一再誤期引國際輿論擔憂
- [02-08] 敘利亞化武外運一再誤期引國際輿論擔憂
- [02-08] 敘利亞化武外運一再誤期引國際輿論擔憂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