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日本奢談“積極和平主義” 越來越不可信
2014-02-08 07:05? 望海樓?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徐家傲 黃曉夏 |
分享到:
|
日本越來越不可信(望海樓) 華益文 自從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去年底參拜靖國神社以來,包括安倍在內的日本政府高官一直在為安倍此舉辯解,正在美國訪問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的主要議程之一據稱也是向美方說明安倍參拜的“真實意圖”并解釋安倍的“積極和平主義”。 日本政府的說辭無非是重彈安倍參拜為表達“永不再戰誓言”、承諾積極維護區域和平等老調。迄今還沒有看到世界上任何國家對日方的辯解表示附和與理解,因為沒有哪一個良知尚存、對二戰具有基本是非觀的國家及其人民會相信日本的辯解。安倍和日本政府似乎堅信,只要這樣的老調不斷地談下去,就會被他國“理解”,但問題是,只要回顧一下日方的言行,就不難發現,安倍政權給自己貼上“積極和平主義”的標簽,離事實有多遙遠。出爾反爾、言不由衷、虛偽狂妄,這些恐怕是更能描繪安倍政權一年多來的言行。安倍在第一次任首相時,提出與中國構建戰略互惠關系,再次當選首相前后也不止一次地聲稱要推動兩國關系重回戰略互惠關系的原點,甚至在剛剛過去的春節致華人的賀詞中又一次表示日中有必要重新回到 “戰略互惠關系”原點之上。這一年多來,除了口頭唱高調外,安倍有哪一項改善對華關系的實質性舉措? 日本在二戰投降時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在《舊金山和約》中接受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在中日邦交正常化時與中方就擱置釣魚島爭議達成共識。這一年多來,安倍政權堅持錯誤歷史觀,顛倒歷史是非,散布大量錯誤言論;在釣魚島問題上拒不承認中日擱置爭議的共識,處心積慮地企圖加強對釣魚島的所謂“治權”。 一般認為,戰后相當長時期里日本是經濟上的強國,政治上的侏儒,缺乏戰略思維。安倍倒是要突破島國“狹隘思維”, 顯示“戰略思維”,搞“戰略性外交”,設想出“民主安全菱形”戰略,聲稱一個復興的日本將在亞洲扮演更積極的領導角色,以制衡中國的力量。這一年多來,安倍政權到處兜售“中國威脅論”, 甚至成了在國際舞臺上鼓吹“中國威脅論”的旗手,如此只會制造地區緊張和國際對立,徒增中國對日不信任。 中國在國際上揭露日本的涉華錯誤言行,而日本政府除了狡辯之外,還拿民主、人權、國際法、中國發展軍力說事兒,利用西方國家和一些國際輿論對中國的偏見和成見,似乎只要把中國影射或描繪成不講民主和人權、拒不接受國際仲裁、試圖武力改變現狀的國家,就能使中國的觀點和論點失去可信度。但日本的如意算盤讓明眼人很容易識破。 安倍政權企圖挑戰戰后國際秩序,卻裝出一副維護國際法的樣子;安倍政權試圖拋棄和平憲法的束縛,卻極力裝出要為國際安全做貢獻;安倍政權破壞中日關系,制造地區緊張,散布“中國威脅論”,為修憲、釋憲、擴軍制造借口,卻把自己包裝成“積極和平主義”;明明是拉美國做靠山,借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之手行復活日本軍國主義之實,卻美名其曰“維護地區和平”。 國無信不立。一個不能正視歷史、以史為鑒的國家,如何能取信于鄰國,讓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放心?安倍去年訪美期間演講時曾傲慢地公開揚言,“如果大家想把我叫作右翼的軍國主義者,那就請便吧”。這樣一個煽動國內極端民族主義情緒的日本政客,卻奢談“積極和平主義”,又如何取信于世人? 日本要做一個真正的“正常國家”,途徑只有一條:承認錯誤,迷途知返,改弦易轍,以實際行動贏得尊重和信任。 (作者為國際問題專家) |
相關閱讀:
- [ 02-07]日本東京8日或迎強降雪 多處積雪將達5厘米
- [ 02-07]日本2013年通過監聽逮捕79名嫌犯 創歷年之最
- [ 02-07]日本將簡化外國商人再次入境手續 全程僅數分鐘
- [ 02-07]日本加強對少年犯懲罰力度 有期徒刑延長至20年
- [ 02-07]日本高官:索尼公司“獨敗” 有必要尋求重振
- [ 02-07]美國一州議會批準就韓日間海域使用“東海”一詞
- [ 02-07]“日本貝多芬”雇人作曲18年 “槍手”現身致歉
- [ 02-07]日本專家懇談會將建議對行使集體自衛權設限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