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媽剛剛告訴我,明天訂婚宴上我們就要‘改口’了。”一下火車,女友就宣布了這個消息,這讓我和剛剛千里迢迢從陜西趕到浙江訂婚的父母有點措手不及。原來在浙江嘉興一帶,訂婚“改口”是當地風俗,但按我老家陜西的風俗,要到結婚典禮時,才“改口”稱呼對方父母為爸媽。 雖然我和女友早就料到在訂婚和結婚時會面臨南北方習俗的“沖突”,并事先約定好了處理原則,但事到跟前,還是冒出來不少問題,好在雙方父母和氣諒解了。 如今,越來越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在外地工作,在異鄉找到符合心意的人。但到談婚論嫁時,卻又不免因為照顧各自家鄉的嫁娶風俗而頭痛不已。在我的朋友圈里,已經有好幾對情侶因為風俗沖突而致兩家不和,甚至分手。 盤點一下,嫁娶風俗的“沖突”焦點無非是訂婚和結婚地點、首飾的購買標準、改口費和彩禮標準、花車標準、訂婚宴和結婚宴標準以及各種典禮的舉辦時間等等。而攀比心理則往往讓“沖突”升級:“看看隔壁老王,嫁女兒得了10萬彩禮錢”“老孫家娶兒媳婦,那排場,一溜兒寶馬”“李阿姨家女兒金鐲子都戴到脖子上去了!” “老風俗真心讓人‘恐婚’,拋開花錢不說,平時哪有時間兩邊跑準備婚禮啊。要是全讓雙方父母操辦,太辛苦了。”一位北京的好友說,他和安徽女友也正在給雙方父母做工作,希望答應他們旅游結婚。 但對于中國人來說,結婚歷來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家人,甚至是兩個家族的大事。年輕人所倡導的結婚方式依舊難以成為主流。 那么那些來自天南海北的有情人如何在兩地風俗差異下,順利走進婚姻殿堂呢? 首先,情侶雙方要對即將和自己攜手一生的人有足夠的信任。談婚論嫁是組建一個家庭必經的階段,是進入婚姻生活前的磨合期。對于風俗習慣的遵循,應該以利于雙方感情和未來家庭生活為準,決不能讓愛情栽倒在惡風陋俗面前。 其次,要尊重對方家鄉的習俗。在談婚論嫁的時候,年輕人要先自己對照一下兩地的風俗,找出可能會出現沖突的地方,然后在統一口徑的情況下和自己的父母溝通。避免讓雙方父母在對兩邊風俗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見面商議。 再次,對父母的鋪張浪費和攀比心理,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現在全國各地都在反對鋪張浪費,節儉才是新風尚。 其實,無論兩地嫁娶風俗有多大的差異,在真誠和信任的原則下進行溝通,都可以找到雙方可以接受的方式。因為男女方父母的最終目的是一致的:希望子女過上幸福的生活。(記者吳鍾昊) |
相關閱讀:
- [ 12-23]泉州潘山出土南朝至唐隨葬品 再現古墓葬風俗
- [ 12-15]新娘遭男賓舌吻侵犯 那些變態的婚禮風俗
- [ 12-01]非洲部落風俗:送牛做彩禮 “搶親”后再提親
- [ 09-14]“賞明月,舞火龍”:細數中秋節各地風俗習慣
- [ 08-24]惠女婚嫁風俗奇特 惠安小岞重現傳統婚禮現場
- [ 05-07]荷蘭人情愛風俗 紅燈下的性無處不在
- [ 04-28]古代女人初夜怪風俗 將處女獻給“金牛”
- [ 02-16]細說三明尤溪過春節的風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