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凜冽,夜色中的鐵軌,透著刺骨的寒光。 春節長假剛過,長三角鐵路返程客流就開始攀升,每天旅客發送量都在百萬人以上,高鐵設備夜間巡檢維修工作量也隨之大增。午夜,高速列車停運后,便是高鐵檢查維修最忙碌的時候。 2月8日深夜23時,上海鐵路局與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聯合研發的全國第一臺高鐵綜合巡檢車,迎著凜冽的寒風整裝待發。抓著車把手,記者登上了巡檢車。 “今晚檢查的是滬杭高鐵金山北至海寧西間的線路設備。”負責檢測設備監控的張景輝介紹說,巡檢車的工作原理是采用攝像采集、激光掃描、計算機圖像處理、RFID精確定位和智能化分析判斷等技術,對高鐵鋼軌面是否擦傷和磨損、鋼軌扣件是否異常、供電接觸網狀態是否良好以及線路有無障礙物侵入等多項內容進行實時記錄,經過計算機分析處理,第一時間形成設備缺陷評估報告。 由于整個巡檢過程與醫院里的X光人體檢查十分相似,因此,張景輝他們經常把高鐵當成病人,把自己當成了瞧病的“體檢師”。 23時30分,張景輝和他的同事做著出發前的最后準備。張景輝到車頭部安裝好了雷達,檢查了車底的攝像頭,還試驗了車頂和車底的照明燈。他的同事蔣輝上了車頂,檢查14個攝像頭的角度是否偏移,這都是每次體檢前的必備工作。 零點整,巡檢車啟動,以每小時75公里的速度開上滬杭高鐵,開始了當晚的高鐵設備巡檢。 巡檢車里,七八個顯示屏并列擺放,記者在車上看到,每兩個顯示屏前坐著一名工作人員,雙眼緊盯著不斷變化的數據。“巡檢車檢查效率要比以前提高20多倍。”張景輝邊操縱著儀器邊向記者介紹,這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唯一的高鐵綜合巡檢車,每月對滬寧、滬杭、寧杭三條高鐵軌道結構、接觸網狀態和線路周邊環境進行一次巡檢。 平時白天睡覺晚上工作,張景輝他們每個月有15個晚上在線路上巡檢。正常的生活規律被打亂了,幾個人的胃都不大好,衣袋里常裝著嗎丁啉等胃病常用藥。 “開車后車內是不準抽煙的。”王梓鑒對記者“抱怨”說,晚上經常會犯困,犯困了,張景輝就發口香糠,嚼得腮幫子賊疼,瞌睡蟲也就跑了。 “體檢車的設備非常先進,檢測精確度達到了毫米。”有一件事王梓鑒至今印象深刻。滬寧高鐵常州工區工長張國平,做事較真在單位是出了名的。那時巡檢車剛啟用不久,一次分析報告顯示在張國平管轄的線路上有一個扣件歪了3毫米,肉眼是根本看不出的,對列車運行也不會有任何影響。張國平覺得這么小的誤差,能檢查出來不可思議,橫豎不信,第二天晚上專程拿了標尺去測量,結果毫厘不差,張國平徹底服了。 2月9日凌晨2時整,巡檢車到達目的地海寧西站。車上七個體檢系統實時記錄了區間內高鐵鋼軌面擦傷、鋼軌扣件異常磨損以及線路障礙物侵入等多項內容,經過計算機分析處理,2時30分給出了第一批設備檢測報告:滬杭高鐵金山北至海寧西下行線路設備狀況良好。 “接觸網的分析報告要到地面的分析服務中心進行。”蔣輝邊說邊將容量為3000G的移動硬盤,小心翼翼地取出并用防震、防水包包好。 又一個不眠之夜。凌晨3時,雪亮的車前燈,將高鐵軌道映照得一覽無余,完成任務的巡檢車載著年輕的高鐵體檢師們啟程返航。 (本報上海2月9日電 本報記者 曹繼軍 顏維琦 本報通訊員 陶利平 張衛斌) |
相關閱讀:
- [ 02-09]受大雪影響京廣高鐵湖南段短暫限速
- [ 02-08]高鐵陸續恢復常速運行
- [ 02-08]春節福建省加強道路客運銜接高鐵方便旅客換乘
- [ 02-08]"未雨綢繆"迎高鐵時代 大武夷旅游駛入"快車道"
- [ 02-08]多條高鐵因雪降速運行 京滬高鐵最慢時速如單車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