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分化明顯,市場頑疾如何破解? 一二線城市“天價”樓盤頻現,部分三四線城市樓市卻出現萎靡,購房者“棄房”現象時有發生。中原地產的報告顯示,今年1月,監測的25個三線城市新建住宅成交11.22萬套,連續3個月走低,創6個月新低。14個四線城市新建住宅成交僅1.63萬套,創下11個月新低。 正因如此,在新一輪樓市熱潮中,開發商開始調整市場戰略,從三四線城市回歸一二線。去年,保利、恒大、萬科等大型房企拿地的大部分集中在北上廣等中心城市。武漢一家大型房企老總告訴記者,一二線城市經濟基礎雄厚,人口凝聚力強,市場潛力大。 回顧中國房地產業的發展歷程可以發現,自從2003年以來,“房地產調控”就成為歷年全國兩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討論的熱點,調控政策頻頻“出手”,樓市卻陷入“過熱—調控—反彈—調控”的周期循環中。但10余年來,高價房頻現、供需矛盾突出、預期居高不下、城市冷熱不均等樓市疾卻始終沒能解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張東教授認為,要改變現在調控政策“滯后被動”“屢調屢漲”的局面,根本出路在于改革,在于建立長久持續科學的運行調控機制。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玨林表示,房價越高、矛盾越突出,越是出臺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的好時機,應制定政策出臺時間表,進行全流程調控,從地價到房價,包括拿地、建設、銷售各個環節,都要有具體評價標準,逐步解決房地產市場長期面臨的問題。 “樓市長效機制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當務之急是增加土地供應,緩解供需矛盾。”張東表示,應盡快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要求,推動城鄉建設用地改革,推動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完善房產稅、不動產登記等相關制度,努力破除地方政府對土地財政的依賴,從根本上減輕地方政府在房價上漲中的助推因素。 |
相關閱讀:
- [ 05-11]北京高價房無市 商品房均價一月內暴跌近8000元
- [ 09-27]北京樓市三季度高價房成交價出現下降
- [ 02-10]單價9.5萬高價房獲批 京住建委:仍保持房市穩定
- [ 11-29]長沙提高二套房首付比例 對高價房實行價格指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