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安倍經濟學是個悲劇 其政策超越合理范疇
2014-02-11 09:53:39??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陳瑜輝 |
分享到:
|
“安倍經濟學”只是個悲劇 “安倍經濟學”的本質是依靠外國投資者炮制的股價飆漲的假象。在2012年安倍上臺后的一年里,政府通過實施超寬松的貨幣政策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財政資金,吸引了外國的投資,推高了股價,然而時至今日,這種做法已經進入危險的臨界點。 在此期間,日本的機構投資者累計凈流出6.2萬億日元(1日元約合0.06元人民幣)資金,個人投資者凈流出7.7萬億日元。換言之,日本人累計從股市撤走13.9萬億日元。雖然政府標榜“安倍經濟學”帶來了股市的上漲,但實際日本人內心根本不相信這些言論。由于是外國人操作而不是投資實體經濟帶來的結果,因此日本投資者毫無顧忌地拋售了手中持有的股票。 值得一提的是,外國投資者的主體并非資本主義賴以發展的產業資本,而是對沖基金等買空賣空的資本,它們操控著資金的博弈。不論是股票、債券,還是外匯、房地產領域,只要有利可圖它們便會蜂擁而至。在發達國家竟相實施超寬松貨幣政策和新興國家經濟增速逐漸放緩的背景下,迷失了方向的資金一下子流入了日本。這種股價上漲是建立在世界金融體系不健全的基礎之上的,絕非因為實體經濟得到了改善。 今年春季過后,預計世界各國將會逐步地退出量化寬松的政策。 日本資本主義的性質正在發生變化。過去的一年,外國人凈流入日本股市15萬億日元,日本人凈流出14萬億日元,使得外國人持有的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份超過了三成。由于需要照顧到股東等利益,日本企業的經營將不得不發生變化。這意味著勞動者得到的報酬將被擠占。貧富差距正在悄悄擴大,貧困人口會越來越多。當對沖基金主導的假象被揭穿時,我們切不可貪食他人丟棄的殘羹剩飯。如何發展立足于技術和產業的實體經濟,建立公正合理的分配制度,這才是當今日本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沉醉于愚蠢咒術和超寬松貨幣政策的“安倍經濟學”,是日本國民的悲劇。世界各國期待著日本經濟能夠恢復增長的活力,但現實中卻給金融資本主義提供了資金博弈的戰場,讓我們過于陶醉在其中,而今已到了覺醒的時刻。 |
相關閱讀:
- [ 02-11]日媒敏感稱刊發索契逗狗圖片是中國在侮辱安倍
- [ 02-10]專家:安倍政權的錯誤史觀與政治右傾化動向
- [ 02-10]寄語安倍晉三:好狗不侍二主
- [ 02-10]外媒:安倍與普京“套近乎”意在中國
- [ 02-10]人事變動顯"安倍色彩" NHK中立性再受質疑
- [ 02-10]“安倍經濟學”令民眾生活水平不增反降
- [ 02-09]安倍力挺的前厚勞大臣當選東京都新任知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