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主要負責保障網上支付安全 與中國不一樣的是,美國網上支付是從發展成熟的線下信用卡體系延伸至互聯網的,因而多沿用現有傳統銀行和支付管理法律來監管網上支付,由銀行主要承擔保障網上支付安全的責任。 與美國消費者支付安全直接相關的法律有兩部,一部是1968年關于信用卡的《借貸真實法》。該法律規定,如果信用卡被非授權使用,持卡人的責任最多為50美元;另一部是1977年關于借記卡的《資金電子劃撥法》。該法律規定,如果消費者在借記卡被非授權使用兩個工作日內通知銀行,其損失將被限定在50美元以內,兩個工作日以外則是最多500美元;不過,如果發生了非授權使用情況但借記卡本身并沒有丟失或被盜竊,持卡人在收到對賬單60天以內通知銀行,則不用負任何責任;只有消費者收到銀行對賬單60天內,仍不通知銀行卡被非授權使用,則損失將可能無法追回。 日本:三管齊下保障網上支付安全 日本主要從維護手機安全、保護個人金融信息、注重密碼保護三方面來保障網上支付安全。 日本最大的移動運營商——都科摩通信公司2011年開始提供手機病毒掃描服務,對所有的程序、文件夾、短信、壓縮文件、郵件等都進行檢查。如果用戶發現手機丟失或被盜,可以與通信公司聯系,通過遠程操作,鎖定包括手機錢包在內的所有功能。 日本手機實行實名制,一個人的名下只能在都科摩通信公司申請5部手機。個人支付手機費,需要去門市部找營業員刷卡繳費。如果駕照等確認本人信息的證件涉嫌偽造,公司會通知警方。如果用戶不回應警方對其情況的調查,移動運營商會停止其電話使用,并且在各運營商間共享信息,在其再次申請手機時嚴格審查資格。 從世界范圍來看,日本社會發生個人金融信息遭到泄露、盜用事件的頻度偏低。這得益于日本政府“立法先行”的一貫理念。日本通過《個人信息保護法》《金融商品交易法》以及《消費者契約法》等法律,使用戶的個人信息得到了金融機構的足夠重視。 為防止信用卡被盜刷的行為,日本信用卡公司都會對用戶進行詳細的指導,包括對密碼嚴格保密。對于生日、電話號碼、4位相同的數字等容易被推測出的密碼,信用卡公司會推薦用戶更改這種密碼。而更改密碼時,用戶要先給公司打電話,公司會發送申請變更密碼的申請書和回復用的信封,不會簡單地在電話中就同意變更密碼。 網絡支付安全涉及范圍廣、環節多。有美國專家認為,與偷竊數據的網絡犯罪分子的斗爭將是“一場持久性戰爭”。(執筆記者李雯,采訪記者劉石磊、林小春、藍建中) |
相關閱讀:
- [ 02-11]臺灣男子網購手機遇詐騙 花3萬買到3塊肥皂
- [ 02-10]農村大姐談網購:衣服可比大集上買的時尚多了
- [ 02-10]福師大女生創業推廣智能快件箱 讓網購告別門衛收貨
- [ 02-08]快遞春節病一周后痊愈 網購配送將逐步恢復正常
- [ 02-07]網購反悔權為啥不好使? 活動期間或不支持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