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1日電 據美國媒體11日報道,泰國反政府示威者10日再度聚集曼谷街頭,不過這一次他們是為稻農籌資。抗議者們覺得為農民籌措一些錢款也許可以幫助修復他們與農民的關系,他們希望挫敗已多次依靠農民支持重新上臺的欽那瓦家族。之前,示威者們曾責怪稻農推選奉行民粹主義、揮霍無度的政府上臺。 泰國人民民主改革委員會(People's Democratic Reform Committee)的發言人Akanat Promphan說,“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籌集了940萬泰銖(約合172萬元人民幣),我們希望今天可以再籌措到一大筆錢”。他說,“我們這樣做是為了彰顯我們的行動是為了每個人,為了整個國家”。在他發表此番言論之際,數百名示威者開始在曼谷游行。該委員會在曼谷組織抗議活動已有三個月。 據悉,數百名農民聚集在司法部總部樓外,呼吁當局發放拖欠他們的大米款項。之前,按照一項數十億美元的大米補貼政策,泰國農民將大米出售給了政府。還有一些農民封鎖了道路,或者在曼谷其他政府部門舉行抗議。最近幾個月,大米補貼項目的資金逐漸枯竭,這令英拉·欽那瓦領導的陷入困境的泰國政府雪上加霜。 就在數周前,一些反政府示威者還用“水牛”、“鄉下人”等貶義詞來形容農民,責怪他們在過去先后推選億萬富翁他信和他的妹妹英拉上臺執政。曼谷的許多民眾說,農民太窮,而且太過愚蠢,不會想到英拉在2011年以壓倒性優勢贏得大選后推出的大米補貼政策最終可能難以為繼。 一些反政府示威者曾呼吁泰國國王普密蓬指定一位總理來領導國家。不過現在,泰國前副總理素貼領導的抗議者們覺得為農民籌措一些錢款也許可以幫助修復他們與農民的關系,他們希望挫敗已多次依靠農民支持重新上臺的欽那瓦家族。 大米在泰國具有強大的象征意義。泰語“吃飯”字面上就是“吃米飯”。種植和收獲季節則決定了泰國農民的生活節奏。過去三個月曾走上曼谷街頭參加示抗議活動的示威者中的許多人認為,試圖通過補貼政策來操縱大米市場的失敗努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英拉政府的問題。 根據該補貼計劃,泰國政府以較市場行價高出50%左右的價格從泰國農民手中收購大米,政府之后再將大米囤積起來,希望藉此推高國際市場的大米價格。當時,泰國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而全球用于進出口貿易的大米占全球大米總產量的份額相對較小,僅為7%。英拉的顧問們認為,一個地方的大米出口中斷,將會引發其他市場的價格飆升。 然而,這一計劃很快陷入困境,由于市場長期缺乏大米,印度開始恢復大米出口。此外,菲律賓等主要進口國也開始提高本國的大米產量。全球大米價格開始回落,導致泰國帳面損失與日俱增。一位前泰國央行官員表示,泰國總損失可能高達120億美元。 英拉此前一再為大米補貼計劃辯護,稱這一政策是成功的,它給農民帶來了更多的財富并促進了農村的消費。 然而就在最近幾個月,政府因資金匱乏拖欠了本應支付給稻農的款項。由于英拉政府受到的政治壓力越來越大,國有銀行不愿再為該項目提供資金,據農民家屬和警方稱,至少已有兩位農民因承受不了債務壓力而自殺。 泰國反腐敗機構目前正迅速展開調查,英拉被指無視大米補貼計劃造成的巨額損失,她可能因此面臨彈劾風險。該反腐敗機構在管理不善以及腐敗調查方面擁有很大的權力。 未來的問題是農民的怒火是否會造成英拉政府的垮臺。很多在曼谷抗議的農民說,相比把英拉政府拉下臺,他們對從政府手中拿回欠款更感興趣。政局分析人士表示,未來農民仍有可能投票給看似能給他們帶來最大實惠的政黨。 不過,一些農民稱,如果英拉政府垮臺能夠對此有所幫助,這將不成問題。現年51歲的Suma Chueydee說,如果政府認為他們無法解決我們的問題,那么他們就應該趕緊閃人,讓一個新的政府來滿足我們的需要。 |
相關閱讀:
- [02-11] 泰國示威者試圖拉攏稻農 冀借此使英拉政府垮臺
- [02-11] 泰國示威者試圖拉攏稻農 冀借此使英拉政府垮臺
- [02-11] 泰國示威者試圖拉攏稻農 冀借此使英拉政府垮臺
- [02-11] 泰國示威者試圖拉攏稻農 冀借此使英拉政府垮臺
- [02-11] 泰國示威者試圖拉攏稻農 冀借此使英拉政府垮臺
- [02-11] 泰國示威者試圖拉攏稻農 冀借此使英拉政府垮臺
- [02-11] 泰國示威者試圖拉攏稻農 冀借此使英拉政府垮臺
- [02-11] 泰國示威者試圖拉攏稻農 冀借此使英拉政府垮臺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