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剛過,24歲的董嘉麗就提交了辭職報告,從北京一家文化創意公司辭職。“這份工作除了安逸,什么都學不到,我準備先出門旅游,回來再找份自己喜歡、又能提高能力的工作。”她說。 像董嘉麗一樣,選擇春節假期后“裸辭”的“90后”職場新人并不在少數。 所謂“裸辭”,就是還沒找好下家就辭職。這個詞語繼“裸婚”后,也成為網絡熱詞。據北京某獵頭咨詢公司人力資源顧問張女士表示,春節后不少公司的“裸辭”人數較年前有所增加,而且基本都是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 23歲的許航去年本科畢業后,一直在重慶一家私企工作。他也在春節后“裸辭”了。許航說,工資待遇低、與同事相處不融洽等職場“霧霾”讓他身心俱疲,最終萌生“裸辭”念頭。 “不少職場新人在春節聚會時,看到同學、朋友的工作比自己好,心理失衡,加之過度自信把現職的不滿成倍放大,于是節后便選擇‘裸辭’。”河北惠達陶瓷集團時尚家居公司人力資源主管劉女士這樣分析年輕人容易“裸辭”的原因。 據了解,待遇不好、職場氛圍不佳、攀比心態、工作壓力大、專業不對口或是不喜歡,是促使“90”后選擇“裸辭”的主要原因。“裸辭”在中國社會引發的褒貶不一。 有人認為,“裸辭”的出現,未嘗不是件好事。與其“在不喜歡的崗位上混日子”,倒不如“破釜沉舟,另辟蹊徑”。 社會學家王開玉表示,“裸辭”現象增多,表明中國年輕人開始重視工作幸福感,而不只局限于工資多少、職位高低,這是社會的一種進步。 “現在年輕人膽子大,顧慮少,裸辭的很多。”合肥一家金屬制品公司的招聘人員小何坦言,自己就是去年剛從江蘇無錫“裸辭”回到老家合肥的,“這種現象主要在春節前后凸顯,為此企業招聘時都會在實際需求人數基礎上多招一些。” 不過也有不少人認為,裸辭并非都是理性行為,需謹慎對待。“裸辭”之后,一段時間內要處于待業狀態,有人能迅速找到一份更適合自己的工作,而有人則要長期賦閑在家,依靠父母“救濟”,成為“啃老族”。 “現在的年輕人對自身的能力與定位認識不清晰,缺乏科學的職業規劃,眼高手低,認為只要跳槽就能找到更合適的合作。但‘裸辭’的成本并不是每個人都能負擔的。”北京某獵頭公司人力資源顧問張女士說。 人力資源專家認為,可以理解當下中國職場新一代的心態,畢竟“人挪活,樹挪死”,但決不能盲目“裸辭”,更不能將之變成習慣。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員胡光偉表示,“裸辭”具有很大風險,求職者必須慎重考慮。一個新人要真正了解一個行業至少需要兩三年時間,頻繁跳槽只會原地踏步。 “如果想調節情緒、逃避工作中遇到的難題,‘裸辭’并不可取,因為無論從事什么工作都會遇到困難,積極想辦法化解難題才是最好的方法。”胡光偉強調。(采寫:劉明洋 趙宇飛 張紫赟 姜剛) |
相關閱讀:
- [ 02-11]交行福建省分行春節假期金融服務“不放假”
- [ 02-11]福建省廈門市僑辦多項舉措開展春節慰僑活動
- [ 02-11]馬尾區舉辦2014年外來員工春節游園會
- [ 02-11]北京:6成多家庭春節花費縮減 壓歲錢支出持續走高
- [ 02-11]傳統佳節的變與不變——盤點馬年春節關鍵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