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食品安全打折扣 連曝多起危及公眾健康事件
2014-02-12 08:08? 陳一鳴?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晨 李艷 |
分享到:
|
可是,美國監管部門的這種盲目自信,卻未免讓一些消費者提心吊膽,也引起了權益保障組織的質疑。 美國媒體注意到,根據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規定,作為面團改進劑使用時,偶氮二甲酰胺不得超過面粉質量的0.0045%,但還沒有哪家公司披露這種添加劑的含量。美國非政府組織“公眾利益科學中心”指出,美國的德萊尼修正案規定,不得使用任何致使人或動物患癌的食品添加劑,而從偶氮二甲酰胺中分解出的尿烷、氨基脲如果達到一定的含量,都可能致癌。因此,該組織“敦促美國食品和藥品管理局,考慮根據德萊尼修正案禁止(在食品中)添加這種化學物質”。 在談及召回加州牧場飼養公司牛肉產品的原因時,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和檢驗局稱,由于這家公司“加工了生病和不健康的動物,并且在沒有或沒有完全接受聯邦監測的情況下從事這些行為”,因此這些牛肉“不適合人們消費”。 美國動物權益保護組織“農場避難所”創始人吉恩·鮑爾指出,美國農業部曾明確表示,生病的動物也可以作為食物使用。因此,導致此次牛肉召回的主要原因,并非這家公司“加工了生病和不健康的動物”,而是在“加工”的過程中缺乏“聯邦監測”。在美國,有病的動物進入食品供應環節仍是普遍與合法的行為。 鮑爾不無憂慮地說,農業部食品安全和檢驗局此次發布一級召回令,顯示這些肉對消費者具有極高的危害性,食用后可能導致“嚴重的負面健康后果或者死亡”。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并未接受聯邦監測而一度流入市場的牛肉,包裝上卻莫名其妙地標有“美國農業部監測”的標志。 (本報洛杉磯2月11日電) |
相關閱讀:
- [ 02-12]衛生計生委:建通報約談制度 防生育水平波動
- [ 02-11]衛計委:推動《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等修訂
- [ 02-08]專家:應建立食品安全責任強制保險制度
- [ 02-07]春節見聞:問題食品扎堆農村 “舌尖的安全”引憂
- [ 01-30]福建:食品放心工程三年行動將開展
- [ 01-30]福州將組織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確保市民餐桌安全
- [ 01-29]國家出臺暫行規定加強食品生產企業安全生產監管
- [ 01-29]11個巡查組對活禽市場一日一查 思明攔截未檢疫雞鴨43只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更多>>視頻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