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梅香被譽為“愛心媽媽” (本文圖片均由記者喻云亮攝) 饒梅香夫妻和他們收養的孩子們 每天6個孩子睡前的洗漱,都要花去饒梅香一個多小時。 中國江西網訊記者曾而禮報道:“生活”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意味著優雅舒適的環境,可能意味著無憂無慮的日子。可江西德興市銀城鎮的饒梅香,卻對此有另一番理解。 饒梅香今年51歲,是一個普通的農婦,只會干些農活,一家的收入也僅靠丈夫拾荒和打零工維持。這樣的環境,讓很多人都覺得饒梅香根本不懂得生活。 饒梅香卻說:“能和這群孩子們在一起就足夠了,這就是生活。” 她所說的“這群孩子”,并不是她親生的孩子,而是一群孤殘兒童。在18年里,饒梅香夫婦像父母一樣收養了85名孤殘兒童。“不懂生活”的兩個人卻給了一群孤殘兒童,像家一樣的生活,被當地譽為“愛心媽媽”。 殘障兒童唯一會說話的就是“媽媽” 12日傍晚8點左右,德興市銀城鎮下起了細雨,氣溫也異常地低。一棟極其普通的民房卻半開著大門,里面透出一絲光亮。民房的大廳里只開了一個取暖器,后面坐著好幾個孩子,但房間里靜悄悄的。 這幾個孩子都患有先天性的殘疾,有的患有智障,有的患有腦癱,他們都不會說話。看到天氣轉冷,饒梅香趕了過來,給他們一個個添加衣服。 這就是饒梅香和她的“孩子們”,而照顧這群特殊的孩子就成了他們夫婦的“生活”。饒梅香說,現在在她家撫養的,有六個孩子。“這些孩子一刻都離不開人,又不會表達,時刻都要人盯著。” 就在說話間,饒梅香的丈夫祝正禮抱著一個男孩走了出來,這個孩子叫德高,今年5歲,不會走路也不會說話。但孩子有一雙漂亮的眼睛,一直看著祝正禮笑個不停,有時還會和祝正禮嬉鬧一陣。“這個孩子患有嚴重的腦積水和腎積水,每天都會發燒,照顧他格外鬧心。” 19歲的麗艷已經在饒梅香家里待了十多年了,饒梅香走到哪里,麗艷就跟到哪里。據饒梅香說,以前麗艷生活都不能自理,現在已經能幫著干一些簡單的家務活了。麗艷不會說話,但她唯一能說的兩個字就是: “媽媽”。 夫婦倆18年來撫養85個孤殘兒童 饒梅香不光是這六個孩子的“媽媽”,18年來,她做過85個孤殘兒童的“媽媽”。饒梅香說,她和丈夫沒有文化,根本不懂什么道理,也沒有什么高尚的想法。是1996年的一次“意外”,讓她和丈夫有了收養孩子的想法。 “當時有一個女嬰被扔在我們家門口,我一看,這個嬰兒才幾天大,很可憐。”就是這一眼,讓饒梅香和丈夫動了憐憫之心。雖然當時饒梅香已經有了兩個兒子,家境也很貧窮,但他們還是毅然打算收養這個孩子。隨后饒梅香夫婦和當地的福利院以及民政部門取得聯系,辦理了一系列手續,這個孩子就正式成為了他們家的一員。 這樣的愛心,也讓福利院的工作人員刮目相看。隨后,如果有需要撫養的孤殘兒童,工作人員們總會通知饒梅香,而饒梅香也毫不拒絕。就這樣,饒梅香家里的孩子多了起來,但壓力也隨之而來。 “希望給這群孩子一個家” “最多的時候,饒梅香和丈夫兩個收養了15個孩子,換衣服,喂飯,基本全是靠他們夫婦兩人。”據饒梅香的鄰居說,饒梅香夫婦倆每天的全部時間都是圍著這些孩子轉。“除了吃飯,根本沒時間休息,連坐下來喝杯茶的時間都沒有。”據祝正禮說,身體上的累還沒有什么,孩子一多,他根本沒辦法打工了,家里的經濟條件又有限,為了保證孩子們能吃飽飯,他們有時一天只吃一餐飯。 據饒梅香說,為了照顧孩子們,她18年來回家看母親的次數屈指可數。“起初家里人都不理解,但后來還是默默地在支持著我們。”饒梅香告訴記者,現在她的兩個兒子都已經工作了,不僅會幫他們照顧一下這群孩子,每個月還會拿一點錢回來補貼家用。 采訪結束時,已經是晚上9點多了,祝正禮抱著5歲的德高已經站了一個多小時。而饒梅香則在忙著把孩子們一個個抱上床去。“光是給他們脫衣服就要半個多小時。”饒梅香說,這些年孩子天生就有各種疾病,根本享受不到家的滋味,她收養這些孩子,就是希望給他們一個家。 鄰居們都說,饒梅香夫婦有兩個好兒子,完全可以有更好的生活。可就是這兩個在大家看來“不懂生活”的人,給了一群孤殘兒童像家一樣的生活。 |
相關閱讀:
- [ 01-31]“愛心媽媽”團與留守兒童一起過年
- [ 01-27]省統計局開展“愛心媽媽”春節慰問活動
- [ 01-26]省直機關“愛心媽媽”參加關愛留守流動兒童活動
- [ 01-24]55名“愛心媽媽”結對留守兒童 送上新年禮物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