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學校國學教育遇冷 臺國學教材進大陸遇尷尬
2014-02-14 07:27? 劉楠?來源:CCTV《新聞1+1》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新聞1+1》2014年2月13日完成臺本 ——臺灣版國學教材進大陸 (節目導視) 解說: 這是一套全新的中學生國學教材。 臺灣新竹女中 曲春美老師: 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就是一部以探討思想核心價值為綱要的讀本。 解說: 它來自臺灣,引進者信心滿滿。 錢穆之子 清華大學教授 錢遜: 臺灣的做法應該是我們可以借鑒的。 解說: 兩岸的文化同根同源。 錢穆之子 清華大學教授 錢遜: 一個國家的國民應該對自己民族的歷史文化抱有一種溫情和敬意。 解說: 但教學體系似乎差異巨大。 北京四中學生: 我可能對這個不太會感興趣。 北京四中學生: 我們這邊已經形成一種系統,不是國學系統,但是是語文系統。 解說: 《新聞1+1》今日關注:臺灣版國學教材進大陸。 主持人 董倩: 晚上好,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在節目一開始,我們一起來先做一道選擇題,“有四則廣告,如果找古代名人來代言,最不恰當的組合是什么?”四個選擇,A 莊子代言“自然就是美”。B子路代言“心動不如馬上行動”。C 蘇秦、張儀代言“做個不可思議的溝通高手”。D 司馬光、王安石代言“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你會選哪個?標準答案是D。因為在變法的時候,司馬光和王安石他們具有非常南轅北轍的一些觀點,他們爭執起來,因此談不上好朋友,也談不上什么分享。 剛才這道試題是出自我國臺灣地區高中生參加國學考試的在高考時候的一道試題。在臺灣有一套國學的傳統教材,已經有60年歷史。在去年的時候,這套教材被引進到大陸,在30個學校進行了試點的推廣,現在推廣的效果怎么樣?學生們的反映又怎么樣?我們今天的節目一起關注。 首先我們還是關注這套臺灣的國學教材,在大陸的課試里面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效果? (短片) 臺灣新竹女中 曲春美老師: 如何讓現代人透過現代的思維能夠得到身心的安頓呢?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就是一部以探討思想核心價值為綱要的讀本。 解說: 臺灣老師講解,專家探討,學者觀摩,這本在臺灣有60年歷史的國學教材被引進大陸的消息,去年引發了媒體的集中關注,而牽線引進此書的則是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的兒子錢遜。 錢穆之子 清華大學教授 錢遜: 當時我父親寫《國史大綱》,其中就說到一個國家它的國民,應該對自己民族的歷史抱有一種溫情和敬意。臺灣的做法應該說是我們可以借鑒的。 解說: 巧合的是,臺灣這套國學教材的主編是錢穆在臺灣的學生,而引進大陸的負責人則是錢遜在清華大學的學生祝安順: 中華書局經典教育推廣中心主任 祝安順: 我們做這個事情的動力之一就是因為江湖太亂了。為什么現在傳統文化像像有人形容的游魂,就是游走在大街上,沒有地方安生,每個人說的都是自己心中所見的片面的傳統文化的一面。 解說: 祝安順說,大陸現在還沒有一套統一的國學教材,而臺灣則有系統的國學教育,這套教材經過了60年的沉淀,而引進大陸時,為了適應教學,中華書局還邀請知名專家專門做了多處細節修改,據了解,在全國有30多所學校引進了這套教材,北大附屬實驗學校就是其中的一所。 北大附屬實驗學校學生 尕瑪才仁: 孔子說,學如不及,猶恐失之。但是我感覺我們比較缺乏的就是那種學習態度。我們玉樹學生肯定不止我們這些吧,看那些貴州的同學,他們的學習就是比我們強。 解說: 這名同學正在利用所學的臺灣版國學教材,動員玉樹班和貴州班競爭,而兩個班的學生分別是從地震玉樹災情和貴州貧困地區選拔來的援助生。 北大附屬實驗學校國學老師 辛麗艷: 這一套書推行下去,就有了一個統一的標準課本。但是在之前,基本上像《道德經》、《論語》,作為統一的標準教材幾乎沒有,處于一個零散的狀態。 解說: 辛老師告訴記者,以前她手中的教材,光《道德經》、《論語》就有無數個版本,教學很難,而這套融會貫通的國學教材,給她帶來很大的幫助,不過,在實際的推行中也不都是叫好聲。 字幕提示: 《臺灣國學教材“水土不服” 首進內地課堂遇難題”》 《“臺灣國學教材武漢課堂難消化”》 錢遜: 國學教材進大陸,怎么會水土不服呢?我們多年來一直是講兩岸的中國人都是一個民族,同一個文化。 解說: 而以國學教育作為特色的北京四中,雖然一直參與這套臺灣國學教材的研討,但是他們最終只是購買了部分教材做參考,并沒有采用這套教材。 北京四中國學老師 李雄: 四中老師上課永遠不是唯教材去上課的,在國學還沒有得到大家認同的前提下,一下子上來可能會更受不了,這樣的話會導致更多的一種變相的教學。 李雄老師上課:“冰心墓前三年未見子女祭拜”。 解說: 北京四中初中開設的國學課沒有教材,教案是綜合各種國學書籍,由教師自己擬定的。李雄老師說,他們已經在編定自己學校的教材,臺灣教材對他們是借鑒,但并不會采用。事實上對于大多數中學,國學課還未真正起步。 |
相關閱讀:
- [ 02-14]“非正常上訪訓誡教育”涉嫌非法拘禁
- [ 02-13]習近平指示軍隊高標準高質量抓好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
- [ 02-13]最高法召開廉潔司法教育大會 堅持對腐敗零容忍
- [ 02-13]習近平對軍隊教育實踐活動作出重要指示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