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個月以來,被遺棄的“云南女孩”張旭飛牽動了瀘州全城人民的心,甚至遠在洛陽、西安、成都等多地的熱心人士也紛紛致電,想要挽救她于水深火熱中。通過多方的努力,這位24歲的云南女子張旭飛終于與家人團聚,昨日下午5時,他的母親、弟弟、堂弟、嬸嬸一起出現在瀘醫附院,給這名重病的女孩帶來了“遲到的溫暖”。 而在此之前,為了這個重病的女孩,太多人為其揪著心…… “神經內科的一個雙人間病房,近兩個月卻一直只住了一個病人,能包下一個病房難道她很有錢,很有勢?其實不然,里面住著的是一個被家人無情遺棄的重病女孩兒,考慮到治療需要,旁邊的另一張床一直沒有收治病人!”瀘州醫學院神經內科護士“梁小護”在2月8日的個人微博中這樣寫道。 “我手機賣了200塊留給你,你手機里有你照片,不能賣。最后能做的也只有這些……對不起!我已經盡力了,今天是你住院的第43天。如果不是好心人的幫助,可能就算陪你20天都是奢望,謝謝那些好心人的幫助讓我陪你到現在。”1月20日,重病女孩的男友在留給她的信中這樣寫道。 2月10日,“梁小護”專門用實名辦了一張卡,把卡號掛在了自己的微博上,為女孩呼吁捐款。截至11日下午3點左右,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里,“梁小護”的卡上轉來了33筆捐款,共計5274元,“最低20元,最高500元,都是大家的愛心。”“梁小護”說,這些錢將用于菲菲的生活費用。 2月11日下午,瀘州義工自發為重病女孩開展募捐,路過的市民紛紛伸出援助之手。 2月11日下午,瀘醫附院院長何延政到病房看望了女孩,并表示醫院將把救治放在第一位,費用方面,爭取花最小代價達到最好效果。同時,將主動與當地民政部門對接,希望解決好女孩的問題。 媒體記者、醫生護士、義工志愿者、上班的白領、帶著小孩的母親……在這個初春咋寒的時節,在酒城瀘州,人們似乎不約而同地為這位女孩牽掛著,揪著心。 女孩名叫張旭飛,來自云南。與河南小伙馬元元于2013年年初在浙江溫州相戀,這一年里,兩人相互扶持、心心相映,感情日漸升溫。不料在2013年11月,病魔突然來襲,讓當時23歲的張旭飛臥床不起。馬元元陪同張旭飛輾轉浙江溫州、河南洛陽、云南威信等地,去年12月9日來到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 男友的無奈 陪護43天終離去 只為給女孩籌醫療費 2014年1月20日(臘月二十),河南小伙馬元元留下一封書信離開了患病在床的云南姑娘張旭飛。 “我手機賣了200塊留給你,你手機里有你照片,不能賣。最后能做的也只有這些……對不起!我已經盡力了,今天是你住院的第43天。如果不是好心人的幫助,可能就算陪你20天都是奢望,謝謝那些好心人的幫助讓我陪你到現在。”馬元元信中這樣寫道。 在瀘州醫學院附屬醫院的神經內科病房一間雙人病房內,記者見到了病重的張旭飛。 23歲,正是少女初長成,愛美的花樣年紀,躺在病床上的張旭飛則是一頭短發,蒼白的臉上看不到一絲血色。 這間雙人病房只有她一個病人,“為了方便照顧病人,旁邊的病床一直都是她的男友在用,現在就剩她一個人了。”“梁小護”對記者說。 說起女孩的男友,神經內科的醫生、護士、護工們都對這個對女友無微不至的小伙子印象很深。“這個小伙子真的是盡心盡力了。”護工楊昌秀說。 “很不錯的一個男孩子,對女孩照顧得很細致。他很節約,經常一天只吃兩頓甚至一頓,每餐大都是饅頭就點老干媽。”保潔人員胡芳秀大姐贊到。 “張旭飛剛入院的時候,有一天她的男友突然不見了,后來又回來了。后來我才知道,這個男孩是去賣自己的電腦,籌錢給女友治病。”管床醫生馬勛泰說。 在和大家的交談中,記者了解到,張旭飛的男友馬元元從她生病開始,就一直在她身旁悉心照料。為了給女友治病,馬元元在賤賣手機之前還曾將自己的筆記本電腦以900元的價格賣給病友,照顧張旭飛期間,一直見到他穿著一套藍色工裝。直到1月20日,馬元元把變賣自己手機得到的200元錢留給女友飛飛,無奈的離開了醫院。 然而對于這次的離開,馬元元在信中也有自己的交代,“不是我要狠心地離開,是我要回去上班,努力掙錢好給你看病,我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也借不到錢……現在是你最需要照顧的時候,你的父母、哥哥卻說不要你了……如果可以,我愿意代替你受痛。如果能讓你健康,就算立刻讓我去死我都愿意……以后每個月我最少都會給你籌1000元治療費,飛飛我能做的只有這么多,請你原諒我的無能。如果有來生,請記得一定嫁個有錢的老公!” 天使的心聲 無憾于一襲白衣,做個美麗天使! “神經內科的一個雙人間病房,近兩個月卻一直只住了一個病人,能包下一個病房難道她很有錢,很有勢?其實不然,里面住著的是一個被家人無情遺棄的重病女孩兒,考慮到治療需要,旁邊的另一張床一直沒有收治病人!”瀘州醫學院神經內科護士“梁小護”在2月8日的個人微博中這樣寫道。 “她是因患重病被父母兄弟遺棄的威信女孩兒張旭飛,輾轉來到我們醫院的時候病情已經危重了,入院后父母把她扔給她在外打工認識的男朋友就不聞不問,男朋友無微不至照顧了她43天,花光了積蓄,變賣了隨身值錢的電腦和手機后留下一紙書信和200元錢也離開了!” “此后,我們聯系了她父母,仍舊不聞不問!照顧張旭飛的吃喝拉撒就完全落在了科室護工和醫務人員肩上!雖已欠費上萬,我們沒有停止用藥治療,科室同事還自發捐款為其購買奶粉,尿不濕,紙巾等日用。”“梁小護”介紹。 據了解,張旭飛患的是結核性腦膜炎,并伴有腦積水,由于病史較長,治療也斷斷續續,讓張旭飛的病情已經加重到顱內感染的地步,現在連說話都極其吃力。目前,張旭飛的治療費已經欠下3萬多元,科內醫護人員自發捐款1600余元,為飛飛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 春節假期這幾天,張旭飛持續高熱,出汗多,身上角質塵垢多,當班護士和護工還為其在床上”洗澡”,洗了臉,洗手,再洗腳。 也會有那么幾個護士“運氣好”恰逢值夜班遇到她解稀大便,一陣折騰后都感嘆一句“我自己媽老漢兒,我都沒這么伺候過!” “我們都是如花般年紀的女孩兒,我們愛美,我們愛香水,我們知道什么是臭,我們也會惡心,那是我們沒有穿上這身白大褂之前。這白大褂就是那么的神奇,穿上它我們的小宇宙瞬間爆發無限正能量!”“梁小護”在微博中這樣寫道。 “我們沒有外界說的那么冷血,在生命的面前,錢一文不值!諸如此類的特殊病人,我們科室,我們醫院幾十個科室每年都會遇到,我們沒有說置之不理,相比那些個無情拋棄病人的家屬,我們做得真得不錯了!醫者仁心,我們那么做無非詮釋四個字"救死扶傷",無憾于一襲白衣,做個美麗天使!” 愛的奉獻 匯集各界力量 酒城瀘州沒有放棄她 自從女孩的男友離開后,照顧張旭飛的事就由科里的護士和護工們承擔了,“最難的是給她擦洗。”楊昌秀告訴記者,每天早上要給菲菲洗臉、擦身,還要隨時關注她是否大便了,要及時給她換和擦洗,每次便后擦洗都要一個多小時。每一兩個小時還要給她翻身,晚上也是如此。 瀘醫附院神經內科的實習護士高曉敏表示,和她一起實習的同學都很同情張旭飛的遭遇,她們有空的時候都會去病房陪菲菲說說話,給她喂牛奶,這些都是大家自發的行為。 “梁小護”專門用實名辦了一張卡,把卡號掛在了自己的微博上,為女孩呼吁捐款。截至11日下午3點左右,在不到24小時的時間里,“梁小護”的卡上轉來了33筆捐款,共計5274元,“最低20元,最高500元,都是大家的愛心。”“梁小護”說,這些錢將用于菲菲的生活費用。 除了微博上的捐款,也有不少病人家屬主動捐款。 11日下午,在瀘州水井溝重百商場前拉起一道橫幅——“瀘州沒有放棄你”,一場由瀘州義工發起的為張旭飛募捐活動正式展開,路過的市民紛紛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大家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著酒城人民的愛心。據統計,當日下午的現場募捐,一共籌集善款6451.9元。 截止11日下午,通過各種渠道籌集到的善款達到了23844元,并且還不斷地有愛心人士打來電話詢問情況,準備捐款。 醫院方面,2月11日下午,瀘醫附院院長何延政到病房看望了女孩,并表示醫院將把救治放在第一位,費用方面,爭取花最小代價達到最好效果。同時,將主動與當地民政部門對接,希望解決好女孩的問題。 主治醫師馬勛泰告訴記者:“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病人的情況已經平穩,但是還是不能停止治療,目前我們會繼續為其用藥、不會停,目前經濟上的問題不會影響治療的進度。” “遲到”的親情 終與家人團聚 母親來到床前當場“飆淚” 通過多方的努力,張旭飛終于與家人團聚,12日下午5時,她的母親、弟弟、堂弟、嬸嬸一起出現在瀘醫附院,給這名重病的女孩帶來了“遲到的溫暖”。 “我不是不想來,我是真的家庭太困難,沒有錢,沒有車費趕過來!誰不愛惜自家的女啊!”經過3個多小時的顛簸,張旭飛的母親、弟弟、堂弟、嬸嬸從云南威信乘坐當地派出所的車來到瀘醫附院神經內科,在自己女兒的床前,張旭飛的母親泣不成聲。 在12月得知張旭飛入院的消息后,母親一直很擔心,當得知女兒的男友放棄照顧以后便開始擔心起來,但是由于自身家庭條件太差,沒有溝通能力,自己最遠才到過威信縣城,所以對于遠在瀘州且患病的女兒,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重生的希望 當地政府將派專業人士來瀘 解決治療后續問題 云南省威信縣羅布鎮政府在得知了張旭飛在瀘州的情況后,便聯系派出所進行查實。在查實后,鎮政府便通過協調、溝通,將親屬勸服。最終一家團聚。 對于未來,羅布鎮政府已經調派新農合工作人員于明日出發趕到瀘州,與瀘州醫學院附院溝通,不僅要為張旭飛辦理新農合,還將在了解了詳細的病情、治療階段、治療費用后與威信縣羅布鎮相關部門協調,為張旭飛的后續醫療費用進行減免,助其渡過難關,重獲新生。(丁一代陳偉王燕) |
相關閱讀:
- [ 02-14]17歲女孩冬夜替父掃街 一家蝸居8平米雜物間
- [ 02-13]女孩癡迷韓星 逼男友:要是真愛我,整成李敏鎬
- [ 02-13]16歲云霄女孩來廈后失去聯系續:平安回家不肯說原因
- [ 02-13]9歲廈門女孩福州求學 想家心切獨自買動車票回家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