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14日電據美國媒體14日報道,盡管只持續了短暫一瞬,但美國科學家還是重復了太陽制造能量的過程,創造出一顆“微型太陽”。這重新燃起了外界的希望,即核聚變或許有一天能成為地球上一種源源不絕的廉價能量來源。 在美國能源部旗下實驗室于去年秋天進行的一項實驗中,研究人員使用全世界最強力的激光裝置朝一個豆粒大小的目標發射激光,并觸發了核聚變反應,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釋放出了巨大的能量。 上述研究的結果于周三(12日)發表在《自然》(Nature)雜志上。論文第一作者、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物理學家哈瑞肯(Omar Hurricane)說,通過使用這種技術,他們在全世界范圍內首次實現了燃料輸出能量大于輸入能量。 這離最終實現所謂的“點火”還差很遠。在“點火”過程中,整體裝置在一個自持進行的鏈式反應中產生的能量超過其所消耗的能量,這是核聚變發電切實可行的前提條件。在此前的實驗中,激光能量大多耗散掉,沒能抵達燃料。 但最新實驗結果標志著,在經歷了數年的挫折和失敗后,美國在這一項目上終于向前邁出了一步。這也給未來的商用核聚變反應堆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模式。 |
相關閱讀:
- [ 11-29]“人造太陽”掀起綠色能源革命 溫度升高到1億度
- [ 07-11]韓媒稱中韓擬加速推進核聚變能源領域技術合作
- [ 04-13]美國正研制核聚變火箭 30天內可往返火星(圖)
- [ 12-06]中英推核聚變科研合作 2040年有望實現人造太陽
- [ 01-07]歐債危機持續蔓延 歐盟擬以“科教興盟”來應對
- [ 05-31]德國宣布逐步退出核能發電 分析指能源困局難解
- [ 05-19]“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首次服務核聚變能源開發領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