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2月16日報道,外媒稱,隨著中國中產階級的壯大,越來越的父母將子女送往英國讀書,英國的監護業繁榮起來。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2月13日報道,克里斯蒂娜·薛(音)希望成為一名建筑師。她的母親在家鄉中國成都開了一家金融服務公司,母親并不認同女兒的夢想。她希望自己唯一的孩子選擇一些更穩定的職業,比如會計師,或者進入銀行工作。薛一直寄希望于某個人能說服她的父母接受建筑師的職業,那個人是她的監護人奧費利婭·科利。 33歲的科利在幫助這位受她監護的年輕人在神秘的英國教育系統里找到方向。她將學校報告翻譯出來給薛的父母看,還要幫助薛承受身處異鄉的孤獨與寂寞。薛就讀的是位于約克郡偏僻鄉村的瑪格麗特女王大學。 科利來自香港,她將自己視為中國內地和香港年輕人的支持者,不僅充當學生和學校之間的聯系人,而且是學生和家長之間的聯系人。她說,她的職責是用西式方法教育學生的父母,告訴她們需要采取新觀念。對于深深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父母來說,理解孩子們充滿西方色彩的觀點是困難的。 英國法律規定,16歲以下的外國學生必須擁有監護人,英國許多寄宿學校要求17和18歲的學生也要有監護人。科利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便把他們送到國外,這讓她看到了商機。 她開了一家名為Prestigious Education的機構,專為香港和內地的學生服務。機構內的監護人給學生找到合適的學校,找到給他們提供住宿的家庭,給他們做飯,擔任翻譯,發生緊急情況時(比如住院)還要隨叫隨到。 該機構在成都設有辦事處,科利一年大概要去那里4次。成都辦事處最近還開始提供外國文化課程,父母希望孩子全面學習外國文化。 所有在英國的監護人都會講普通話或廣東話(不少人普通話和廣東話都會講),也會講英語,而且都有過類似的求學經歷。科利曾就讀于利茲大學,在營銷領域工作過,差不多三年前開設了那家公司。后來她的父母也去了英國,他們過去常常幫助照顧來英國學習或工作的親戚朋友。她說,她的工作就是她們家接待傳統的擴大版。 科利說,有些監護機構給學生找的接待家庭很不友好。“他們會讓學生干活,做的飯也很不好,純粹為了錢。”科利說,理解和同情是一名監護人的主要職責。 中國父母向科利的服務支付2000到5000英鎊不等的費用,監護人如果能讓孩子進入排名前50的學校,還能得到額外的報酬。(編譯/丁超) |
相關閱讀:
- [ 04-07]小留學生家長送子到美付錢不負責 監護人苦不堪言
- [ 11-04]新加坡留學生人數激增 寄宿"監護人"行業漸興起
- [ 03-26]洛杉磯教育機構吁華裔家庭為中國留學生做監護人
- [ 02-15]中國新疆籍在土留學生獲頒獎助學金
- [ 02-14]加拿大出臺留學生新規定 無需工簽可打工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