僵局凸顯敘利亞和談之艱 已有良好開端希望尚存
2014-02-16 14:09? 施建國 劉美辰 張淼?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王瓊 陳瑜輝 |
分享到:
|
原題:僵局凸顯敘利亞和談之艱 敘利亞問題第二次日內瓦會議第二輪和談15日草草收場。經過近一周拉鋸式談判,敘政府代表和反對派代表因在談判內容上存在嚴重分歧,沒有達成任何實質性妥協。 國際觀察人士認為,此輪談判之所以如此收場,最根本原因是敘對立雙方追求的目標迥異,彼此又互不妥協。可以預料,雙方未來的談判形勢也難以令人樂觀。 敵意明顯 在10日于日內瓦萬國宮正式開啟的本輪談判上,敘反對派堅持要把談判重點放在建立過渡政府上,并表示敘現任總統巴沙爾和“雙手沾有敘利亞人民鮮血”的人將被排除在過渡政府名單之外。反對派聲稱,“過渡管理機構應擁有全面的執行權,政府必須與我們就過渡管理機構的架構及該機構人選等問題達成共識”。 而敘政府方面則主張把打擊恐怖主義作為談判的優先內容。政府代表團多次強調反對各種形式恐怖主義,要求有關國家停止向敘境內恐怖組織提供資金和武器援助。敘政府代表團發言人表示,恐怖主義不僅對敘利亞造成傷害,同時也威脅到整個地區的安全,“那些不想打擊恐怖主義的人不是敘利亞人民的組成部分,而那些拿著武器對抗敘利亞人民和政府的人就是恐怖分子”。 一方表示首要任務是建立敘過渡政府,而另一方認為應重點討論打擊恐怖主義,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談判期間,雙方代表團還頻頻對媒體吹風,把談判遭挫的責任歸咎于對方。 分析人士指出,從敘政府和反對派的交鋒中可以清楚看到雙方之間的敵意,他們都試圖把對方排除在敘政治進程之外。這一切讓人感到談判桌上的另一種硝煙。 談談停停 自今年1月22日敘利亞問題第二次日內瓦會議召開以來,敘對立雙方已進行兩輪談判。在國際社會的強烈呼吁下,雙方在解除對霍姆斯的圍困并讓平民從中撤出、向難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方面取得些許進展。除此之外,雙方沒有取得重大實質性成果。 在首輪和談上,敘政府和反對派代表在斡旋人、聯合國-阿盟敘利亞危機聯合特別代表卜拉希米的主持下在萬國宮舉行“同屋”會談。第二輪會談開始當天,雙方則沒有坐在同一張談判桌前,而是與卜拉希米分別會談。隨后,雖然雙方勉強坐在了一起,但由于彼此的訴求沒有交集,會談談談停停。身為協調人的卜拉希米顯得很無奈,甚至有兩天實在沒有新情況可介紹,以至于取消了相關的記者招待會。 卜拉希米13日與俄羅斯副外長加季洛夫、美國負責政治事務的副國務卿舍曼舉行三方會晤,希望借此打破第二輪談判的僵局。三方會晤后,卜拉希米向媒體表示,在持續了近兩個小時的會談中,他向俄美雙方介紹了陷入僵局的本輪敘問題談判,而俄美雙方也表示將努力推動敘雙方“打破僵局”。但目前來看,種種努力的效果還不明顯。 在第二輪談判結束后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卜拉希米對談判結果表示失望。他呼吁面對敘人民遭受的苦難,敘對立雙方“應回去好好思考,想想是否要推進敘政治進程,以便承擔起責任”。 希望尚存 在日內瓦萬國宮采訪的阿拉伯資深媒體人卡迪姆表示,直至第二次日內瓦會議開始前一天,敘反對派尚威脅不出席會議,雙方分歧之嚴重可見一斑。在缺乏基本共識的前提下,雙方之所以最終還是來到了日內瓦,是因為他們都不想被指責“放棄和平解決爭端的努力”。 敘沖突已持續三年,其中矛盾錯綜復雜,牽涉多方利益。分析人士認為,敘危機是個難解的結,是敘國內對立、大國角力和教派紛爭等多種因素造成的,這一切也決定了解決危機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雖然敘雙方在談判中針尖對麥芒,但他們都沒有放棄選擇用和談方式解決彼此爭端的努力——盡管敘問題第二次日內瓦會議舉行日期屢被推遲,但會議最終還是舉行了;盡管敘雙方開始談判時只是通過卜拉希米傳話,但現在終于坐在了同一張談判桌前;盡管談判艱難,但至今沒有一方提出退出。 觀察人士認為,敘雙方談判已有良好開端。日內瓦和談不僅是有關各方討價還價的場所,更承載著鑄劍為犁的希望。正如卜拉希米所說,“我們正處在一條黑暗的隧道中,但光亮就在前面”。要走出這隧道,需要有關各方共同做出努力和妥協。(記者施建國劉美辰 張淼) |
相關閱讀:
- [ 02-16]第二輪敘利亞和談無果而終 美俄分歧使談判更復雜
- [ 02-15]敘利亞問題第二次日內瓦會議第二輪和談結束
- [ 02-15]奧巴馬稱將采取“中間舉措”向敘利亞施壓
- [ 02-11]俄羅斯希望敘利亞問題第二輪和談取得成功
- [ 02-11]外媒稱第三批化學武器已運離敘利亞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