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媒體:“張王會”茶敘首碰“習馬會”議題
2014-02-17 09:58?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晨 林晨 |
分享到:
|
臺灣媒體稱,國臺辦主任張志軍13日表示,走出這一步,以后還會有第二步、第三步,希望每一步都走好,每一步都讓兩岸民眾看到對民眾帶來好處。 據臺灣“中央社”2月14日報道,臺灣方面陸委會負責人王郁琦和國臺辦主任張志軍11日在南京首次正式會談;在王郁琦返臺前,張志軍邀王郁琦一行13日晚間8時在“辜汪會晤”地——上海和平飯店茶敘。 報道稱,在茶敘結束、即將離開飯店時,張志軍接受記者采訪表示,關于10月“習馬會”議題,茶敘中“沒有專門談,只是簡單涉及,兩人都講了既定立場”。 張志軍表示,對于兩岸關系總的想法是應該多走動。“兩岸一家人,應該多走動,不應該老死不相往來。” 對于記者問到“從‘張王會’到‘習馬會’還有哪些挑戰?”時,張志軍表示,走出這一步,以后還會有第二步、第三步,希望每一步都要走好,每一步都讓兩岸民眾看到對民眾帶來好處。 另據香港《南華早報》網站2月14日報道,北京和臺北主管兩岸關系的高級官員13日晚上在上海和平飯店進行數小時“茶敘”,其間談到兩岸領導人舉行峰會這一敏感話題。 報道稱,張志軍和王郁琦談到了習近平和馬英九舉行史無前例的面對面會晤的可能性。 兩人談了近三個小時。陸委會發言人吳美紅在茶敘后表示,雙方各自表達了對這一問題的立場。 報道說,目前仍有多個癥結,如兩位領導人將在哪里、以何種身份會晤。據說,馬英九希望借舉行高級別的峰會,為其留下實現與北京改善關系的政治遺產圓滿收官。馬英九提議今年在北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會晤習近平。 但大陸認為,臺灣是一個自治省,因此希望避免在國際場合舉行會晤,因為那樣可能會讓人以為,兩岸關系并非內政。 據報道,張志軍和王郁琦11日開始在南京舉行首次對話,這也是自1949年以來雙方首次舉行政府級會談。 在兩岸關系史上,和平飯店可謂是一方圣地。已故臺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和已故海協會會長汪道涵1998年舉行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會晤,會晤地點就是和平飯店。 臺北銘傳大學教授、兩岸關系問題專家楊開煌說:“(兩岸關系的)改善促成了王郁琦訪問大陸、并與張志軍以官方身份舉行會談,這是兩岸關系的一個重大突破。這表明,至少在某一層級上,大陸已不再否認臺灣的政府地位了。” 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2月14日報道稱,王郁琦13日晚上與張志軍在上海和平飯店的茶敘中,針對“習馬會”各自表達既有立場,這是兩岸官方第一次針對兩岸領導人見面之事交流看法。 王郁琦與張志軍在會后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上述信息,但拒絕進一步說明各自如何界定“習馬會”的立場。不過吳美紅在事后的媒體吹風會上表示,臺灣的既有立場是,馬英九應以“適當的身份、適當的條件”出席“習馬會”。 報道稱,亞太經濟合作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今年下半年將在北京舉行,各方關注,馬英九是否能出席并與習近平會面。若“習馬會”成真,這將是兩岸領導人自1949年以來首次歷史性的會晤。 臺灣“中央社”2月14日援引中國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周志懷的話說,“兩岸領導人會面”并不單純是“習馬會”,兩者“不是一個概念”。至于舉行“習馬會”,目前的時機恐怕還不是那么成熟。 周志懷指出,主要原因是兩岸民意對舉行“習馬會”的看法有沖突,“不是完全吻合”。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需要創造條件。“習馬會”是否適合在國際場合舉行,“值得慎重考慮”。 據悉,周志懷任職的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研所具有官方性質,多年來一直是大陸對臺研究最重要的智庫。 |
相關閱讀:
- [ 02-17]“張王會”的里程碑意義
- [ 02-16]馬英九:張王會是兩岸交流邁向常態化的一大步
- [ 02-13]分析:張王會開新篇 和平發展紅利將惠及兩岸民眾
- [ 02-13]張王會開新篇 和平發展紅利將惠及兩岸
- [ 02-13]各界關注“張王會”:邁出重要一步 后續可期
- [ 02-13]臺灣媒體大幅報道"張王會" 肯定為兩岸和平發展創歷史篇章
- [ 02-13]臺灣輿論評“張王會”:善用創造思維與時俱進
- [ 02-13]日媒關注“張王會” 折射日方復雜心態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