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國內> 社會 > 正文

      節后返城農民工數量短缺 用人單位展開搶工大戰

      2014-02-18 07:22? ?來源:央視《經濟半小時》  責任編輯:陳瑋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被分到飛毛腿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們

        被分到飛毛腿集團有限公司的工人們

      節后用人單位在招工市場上展開激烈競爭

        節后用人單位在招工市場上展開激烈競爭

      返鄉農民工去哪兒了

      來源:央視財經

      【春節后,深圳的用工市場出現人員短缺,用人單位展開搶工大戰。返鄉農民工都去哪兒了?對此,當地政府和企業又如何應對?】今天是正月十八,馬年春節漸行漸遠,絕大多數單位都已恢復到正常工作狀態,返鄉過年的進城務工人員也陸續集中返城。前幾天我們關注了北京等地的節后用工市場狀況,今天我們再去看看珠三角的情況。這幾天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在深圳采訪時意外發現,為了能招到工人,當地企業甚至開始了搶人大戰。

      節后返城農民工數量短缺 用人單位展開搶工大戰

      正月十四,記者趕到深圳市全順公司的時候,被稱為農民工司令的張全收,正在培訓基地迎接剛剛從東莞火車站接來的幾十個農民工。由于這些農民工坐的是慢車,路上花費了三十多個小時,張全收顯得有些著急。

      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公司董事長張全收:坐三十個小時,那不是坐兩天在路上。這邊要人的哇哇叫,那邊你們還到不了,你說急人不急人?現在各個工廠,都急的不得了,都在等著用人。所以我們心里也是急,晚上睡覺也睡不著,等著趕快接人。

      工人們下車安頓到房間之后,張全收一邊招呼這些工人們洗手吃飯,一邊還不忘給新工人們宣傳自己公司的優厚條件。

      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公司董事長張全收:還是那句話,保你們幾年能掙到,一個人最少三萬五到四萬元。現在各個廠家都等著要人呢,我急得嗓子都冒火。

      張全收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這幾天工人來的數量少于往年,和公司合作的企業都在等著要人,這讓他非常著急。張全收每天都要在這里迎接工人,只要看到工人進了培訓基地,他的心里就會踏實一些。

      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公司董事長張全收:行了,不管怎么樣,你們來了我就開心。吃點東西,該休息休息,明天開始辦手續,明天下午就回到廠了。好,謝謝大家。

      張全收:今天晚上到天亮應該到個一、兩百人。明天是個十五,過了十五,到十六開始上車,十七那一天最少得到二、三十車人。

      第二天上午,工人們開始辦理入職手續,經過登記核算,昨天來的工人只有120多人,這遠遠低于張全收的預期。張全收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現在需要人的企業有十多家,需要的工人數量有幾千人,這120人簡直就是杯水車薪。

      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公司董事長張全收:每一個企業,凡是過了春節都有訂單的,他們都接回來了,想著過了年初八都開始上人,三兩天人都上滿了,結果到現在今天都十五了,人還沒有上來。

      在全順公司的培訓基地,有一個穿紅衣服的女孩格外引人注意,她叫任惠芳,是福建飛毛腿集團的人力資源部經理。過了年之后,她就從福州來到了全順公司,天天盯著全順公司的分配計劃,希望能夠多招一些工人。

      飛毛腿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任惠芳:這個時候往常我們都上了好幾百人了,現在的話基本上只能達到原來的三分之一,而且今年我們的需求量也比往年更大了。

      當天下午工人們經過培訓之后,開始根據個人意愿進行分廠,得益于全順公司的宣傳和介紹,初步有72人被分到了任惠芳的飛毛腿公司。

      飛毛腿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任惠芳:然后等會再做一下工作,看看突破一下80。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今天爭取?

      任惠芳:對對。今天我的目標是100,看看能不能先完成80%。

      經過全順公司的一番努力,又有幾個工人選擇了任惠芳的公司。

      飛毛腿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任惠芳:79個,還差一個,看看等會能不能再努力一把,不知道會不會還有個別的,就是還有在搖擺的,等會看他們管理再做一下工作看看,會好一點。

      就在任惠芳想著再多招一個工人的時候,另外一家當地企業的駐廠經理開始從飛毛腿公司挖人。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看到這個經理正在做幾個工人的思想工作,之后這些工人走向全順公司的辦公室,要求工作人員給他們更換工廠。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你現在還在爭取一些是吧?

      深圳全順公司駐東莞某公司經理霍松森:對對,盡量多爭取一點到工廠,人家一直在打電話催我,讓我去上人,人家現在一直在趕貨。所以說去全國各地哪個廠都在招工,都在搶人。

      霍松森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他所在的這家企業,計劃從全順公司招500人,但是現在只招了200多人。現在新來的120多人,分到飛毛腿的有70多人,而分到他駐廠的企業只有20多個人,這讓霍松森非常著急。

      深圳全順公司駐東莞某公司經理霍松森:這幾天競爭確實厲害。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我看你也在挖人。

      霍松森:很多廠家都在這里等,這你都看到了。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都在這兒等著要人?

      霍松森:對。

      為了留住這幾個工人,任惠芳拿出了隨身攜帶的筆記本電腦,上面有很多公司的圖片,包括公司為員工建設的酒吧、圖書館、食堂等設施。任惠芳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她每天都會接到公司打來的電話,催促她趕快上人。

      飛毛腿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任惠芳:一天都是幾個電話,從早上開始打到晚上(催)。剛過完年,各個企業的量都很大,其實不只我,好多企業都在這里,只是我從早上一直到晚上,基本上每天都會來好幾個公司,所以競爭比較激烈。

      當天下午六點多鐘,當70多個工人坐上長途大巴,被送往福州公司的時候,任惠芳總算松了一口氣,雖然沒有完成100人的目標,但是能夠把當天一半多的農民工招進自己的公司,她已經很知足了。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像這幾天,總共上了多少人了?

      飛毛腿集團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經理任惠芳:200多,如果這一撥70幾個過去的話,300多。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300多,跟你目標還差多少?你在這希望能招到多少人呢?

      任惠芳:那我肯定是希望再乘二以上。

      節目中采訪的全國人大代表、農民工司令張全收是我們經濟半小時欄目的老朋友,2007年我們開始對他進行跟蹤采訪,至今從未間斷。張全收的經歷成了七八年來我們分析判斷用工市場的一張晴雨表,用工市場為什么出現了今天這些狀況,下一步會怎么樣,我們再來看看農民工司令和大家的說法。

      企業鼓勵員工以老帶新減小用工缺口雪天成近日工人銳減的直接誘因

      在全順公司,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發現,很多農民工都是老工人帶新工人,老鄉帶著老鄉,還有的是老員工帶著親戚朋友。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這都是你帶過來的人?

      全順公司員工:是的。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你帶了多少人?

      全順公司員工:我帶了十九個。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你今年帶了幾個人?

      全順公司員工:一個。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就帶一個?

      全順公司員工:嗯。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那帶一個有什么獎勵嗎?

      全順公司員工:帶一個的話,如果他干滿一年,我可以拿一千二百元錢。如果我選擇一次性付款的話,可以拿五百元錢。

      這個女孩去年在全順公司做了一年,今年她把自己的媽媽和兩個親戚也帶了過來,她說在這里收入有保證,而且帶新工人還有獎勵。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帶了幾個?

      全順公司員工:三個。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那你這個有什么獎勵嗎?

      全順公司員工:帶一個人的話就是500元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一般是每年回去都要帶嗎?

      全順公司員工:剛來的時候是別人帶我們,然后現在我來久了就帶別人。

      為了吸引農民工,全順公司除了許諾,保證農民工一年收入在35000元到40000元以上,還鼓勵老員工帶新員工。帶來的新員工工作一個月,老員工就有100元的獎勵,工作滿一年的話,老員工就可以拿到1200元。

      深圳全順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勇:一種模式就是員工在這做,他每個月都可以提一百元錢,干十個月就是一千元。那還有一種模式就是說他愿意一次性來了之后干十天,一次性每人五百,帶八個人就是四千元,加上他的工資,基本上一年可以掙幾萬元。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在全順公司的培訓基地看到,下午培訓完之后,十多個農民工就要前往杭州,全順公司還為他們買好了火車票。為了吸引農民工,全順公司不僅給他們報銷一部分車費,而且到深圳或者東莞車站,都是車接車送。

      深圳全順勞務派遣有限公司總經理吳勇:不停地接電話。三個五個十個八個,只要是在廣東省境內的我們都去接。確實是忙不過來的話,我們會聯系他就近租車,包車回來,來到公司之后我們會統一給他報銷的。

      在全順公司董事長張全收看來,現在農民工的工資增長了很多,而且為了增加對農民工的吸引力,他們也想了很多辦法。但是今年由于河南下雪,導致很多農民延后了出門時間,這是導致這幾天農民工減少的直接原因。

      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公司董事長張全收:今年跟往年又不一樣,往年都是天氣比較好,過了年都跑過來了,今年加上下了一場雪,天氣又冷,工人來的遲,企業等著要人。

      通過對這些工人的采訪,也證實了張全收的說法。

      全順公司員工:因為家里下雪下了很大。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往年的話都什么時候出門?

      全順公司員工:都過了初六差不多。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過了初六就出來了,今年是初幾出來的?

      全順公司員工:今年是前幾天,12號坐的火車。

      全順公司員工:因為家里面冷,下雪了,不想出來那么早,想在家多玩兩天。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那今年也沒有帶一些新的員工啊?

      全順公司員工:家里都愿意在家里過了十五再來,所以我們來的早。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過了十五還會有人過來是嗎?

      全順公司員工:嗯。

      一些農民工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他們在家里勸朋友出來打工的時候,很多人都原意在家附近工作,不愿意到遠的地方打工。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那像周圍那些朋友,他們都在做什么呀?

      全順公司員工:也是在家附近,然后在超市什么的干。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那他們為什么不愿意過來呢?

      全順公司員工:覺得有點遠。

      張全收告訴我們,現在很多大的企業都搬到了中西部地區,這給原來勞務輸出的地區帶來了大量就業機會,很多農民工可以在離家近的地方打工,這就使得沿海地區的用工緊張起來。

      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公司董事長張全收:現在我們河南也好,安徽也好,內地城市都在招商引資,大的比如說我們河南中原經濟區發展,很多大的五百強企業都落戶了,包括富士康都30萬人,造成了企業都會用人,企業用人有些人可以在家門口就工作了。

      張全收認為,每年過完春節之后,由于正是各個企業集中需要人的時候,導致了暫時用工荒,一旦過了這段時間,用工緊張就會緩解。

      深圳全順人力資源開發公司董事長張全收:今年過了十五,雖說農歷十五之前來人來的晚一點,過了十五我相信人是大批的往這來,保證會有工人用。

      用工荒,年年荒,雖然以深圳來說,從企業到政府一直想方設法挽留和吸引務工人員,但是用工缺口日益擴大的趨勢依然無法逆轉,那么面對短缺我們不禁想知道,原來絡繹不絕的進城務工人員都哪去了呢?

      剛才我們了解到了深圳市春節后再次爆發用工荒的情景,幾年的連續跟蹤報道讓我們感覺這一幕幕似曾相識。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在深圳市也了解到,那里的很多進城務工人員來自我國西部,重慶則也是我國西部最大的勞務輸出地區之一,那么這些務工人員為什么現在來得少了呢,他們又去了哪里呢,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趕到重慶尋找答案。

      內陸地區用工需求激增 返鄉潮已初具規模

      農歷正月十六上午8:30分,在重慶市九龍坡區人力資源廣場外,人頭攢動,他們都是前來求職的農民工,等待上午9:00開始的招聘會。在人群之外,有幾個年青人零散地站在一起,他們也是求職者,但是獨立于人群之外,非常顯眼。這位青年名叫游利平,他是今年過年從廣東返鄉的農民工,今天要重新找工作。九點鐘一到,游利平隨著人流進入了招聘會現場。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你這次來招聘市場,找什么樣的工作呢?

      務工人員游利平:找電子方面,然后質檢方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電子和質檢方面?

      務工人員游利平:是。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你以前有沒有沒做過這方面的工作呢?

      務工人員游利平:做過,在外地做過五六年。

      游利平此前曾在廣東的順德、深圳等地打工五六年,其中不乏有名的企業。

      務工人員游利平:像那個美的,那個格蘭仕。

      游利平說,他回來之前,做的是技術工,工作穩定,收入也比較高。

      務工人員游利平:在那邊,應該是做得好的話,差不多四千元。做一個月,四千元左右。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扣除其它花費,住房這些?

      務工人員游利平:它都是包吃包住的。

      單位有名氣,待遇也不錯,還包吃包住。但是,今年過年前,游利平放棄了那里的工作。這是為什么呢?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今年怎么不過去了呢?

      務工人員游利平:因為在這邊我們老家,和那邊,外地和本地的工資,算起來差不多,相差也沒有多少。但是那邊的消費,運費(路費)這些算下來,跟這邊相差兩三百元錢,算下來平均差不多。

      游利平說,重慶這邊工資水平雖然比廣東那邊低一些,但他干的崗位如果扣除其它花費,收入差別已經很小。另外,他在廣東打工,每年春節回家,也是一種煎熬。

      務工人員游利平:不方便。主要是車票難買,回來要提前十到二十天買車票,買票都是站票,不好買。走也要提前訂票,也不好訂。

      游利平說,更重要的是,他碰到了孩子入學問題。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你孩子多大?

      務工人員游利平:孩子7歲了。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現在是上學嗎?

      務工人員游利平:在上學,就在后面那個小學上學上一年級。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那你在廣東那邊打工的時候,和孩子多長時間能見一次面?

      務工人員游利平:孩子我們是接過去,就沒辦法,現在在上一年級了。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你接過去為什么不讓孩子在那邊上學呢?

      務工人員游利平:那邊上學要考試。當時在那邊,一個小孩滿了七歲上幼兒園,幼兒園達到八歲了,小學有一定名額的。如果考不上小學的話它就不要,只能上高價校,私人學校。

      游利平說,為了孩子入學,他讓老婆先回重慶打工,并在去年9月,把孩子送進了重慶市的一所學校。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這邊上的是高價學校嗎?

      務工人員游利平:不是。所有的學費全部免的,只交書本費。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沒有門檻?

      務工人員游利平:沒有。

      游利平的家在距離重慶市區一個多小時車程之外的農村,他決定回重慶就業,就可以工作和家庭都兼顧。

      務工人員游利平:小孩現在重慶讀書,一來可以照顧家里的老人小孩,不耽擱上班。

      既能打工掙錢,又方便照顧老人和孩子,這是游利平放棄廣東回重慶的一個如意算盤。能否實現,要看他找工作的結果了。

      招工人員:之前在哪工作啊?

      游利平用了半個小時時間,僅僅面談了兩家企業,就不再轉其它的招工展位了。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和兩家談了以后,你愿不愿意去這兩家,還是他們愿不愿意要你呢?

      務工人員游利平:都是雙方選擇,兩個企業都讓我去面試了。也就是說雙方都達成50%的簽字度了,然后就是最后的決定看去哪一家了。

      兩家招工企業都對小游有興趣,但小游決定要到兩家工廠實地考察之后,再做選擇。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那你去的話,自己坐車去還是廠子里有車(接)呢?

      務工人員游利平:廠子里面有車。這邊人才信息市場都有車,安排接送。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那你一會先去哪個廠子?

      務工人員游利平:看上面安排。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車輛是哪兒提供的?是企業提供的,還是市場提供的?

      務工人員游利平:應該是市場帶過去。

      半個小時之后,游利平與其他幾位求職者坐上了去工廠實地考察的車子。他已決定,要從這兩家企業中間選一家開始自己的重慶打工之旅。

      采訪中,游利平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他自己對這么快找到工作都感到很意外。不過,游利平畢竟是一個技術工人,有了幾年的工作經驗,又有一定的見識,受到企業青睞也在意料之中。那么,越來越多的進城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從多年以前的外出打工潮,逐漸形成初具規模的返鄉潮,這背后又是什么呢?

      春風行動為農民工就業保駕護航政府服務為回鄉務工人員提供保障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這一天,在重慶城區的沙坪壩區和九龍坡區,同時有兩場招聘會展開了招工搶人大戰。

      重慶市沙坪壩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王小梅:今天我們春風行動主要是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就業的崗位。今天到的企業比較多,有六十多家,提供了1800多個崗位。

      重慶市九龍坡區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余偉:如果說像這種規模,每一次入場的企業可能有近三百家左右。可能提供的崗位,每一次像這樣的崗位,就在一千個左右。

      兩個城區的就業服務管理部門仿佛擺起了擂臺,在這個擂臺上,數百家企業競相出招,搶奪重慶本地以及相鄰地區的農民工資源。

      招工人員:我們這邊是長白班,在我們這上班的話,你是沒有晚班的。

      招工人員:我們免費提供住宿,提供一餐工作餐。

      招工人員:一年是12個月,但是我們一年提供的是14個月的工資。

      這些企業提供的普工崗位月薪集中在2000元至3000元,技術工種月薪集中在3000元到4000元之間。普遍比去年同期招工時有所上漲。

      招工人員:工資在重慶,整個上調了一到兩百元的樣子。

      招工人員:我們整體在去年基礎上可能增加了10%到20%。

      盡管漲薪對于很多企業已有壓力,但為了搶奪勞動力資源,光漲薪還遠遠不夠,因為現在的農民工求職時已經有些挑剔了。

      招工人員:現在的用人單位,招工的難度相對來說比較大,因為應聘者他要求的條件相對來說比較苛刻一點。

      招工人員:(要求)比以前多了。他們現在對自己的保險,是不是買保險,有住的嗎,包吃嗎,還有就是工資多少,是自薦嗎,他們知識面比以前廣多了。

      企業使出渾身解數招攬人才,就業部門現場助陣,為求職者提供全方位服務。

      重慶市九龍坡區就業服務管理局副局長余偉:這樣提供服務就是,求職者到我們市場來

      找工作之后,他在找的過程中遇到有什么困難,那么他就會向我們進行咨詢,然后他在其它工作的地方,如果遇到有什么困難,那么我們就可以提供一個春風行動的服務(指南)卡給他。

      元宵節當天的兩場招工擂臺只是重慶市今年春風行動的一個掠影。從今年1月27日到3月15日,重慶市就業部門在48天時間內,主要面向農村勞動力和返鄉農民工,密集舉辦260多場招聘會,提供五十萬個崗位。平均每天五場,從市區縣到鄉鎮,層層滲透,力求全面覆蓋,與沿海地區展開了搶人大戰。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黎勇:大家就感覺到,要把我們流出去的農民工請回來,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在這個時間節點上,我們能夠大張旗鼓地,更多地開一些專場的招聘活動,有利于我們做好春風行動的工作,有利于把我們的農民工留下來、請回來,實現我們的目標。

      其實,這260多場招聘會只是搶人大戰的正面戰場,暗戰在招聘會場外早已打響。春節之前,從外地返回重慶過年的農民工一出火車站就看到了一部大打情感攻勢的宣傳片。

      而在春節期間,重慶市就業部門派人深入鄉村,對部分返鄉農民工展開了上門攻勢。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黎勇:一方面是我們的薪資待遇有所提高,我們和沿海比較差別不大。另外一方面就靠我們政府的服務。我們對他們這些進城務工的農民,有轉戶的提供一些優惠條件,包括公租房、社保、教育,這些東西,讓他們享受同等市民的待遇。這就解決了他們生活上的一些基礎的東西,讓他們能夠成為市民。再有,我們應該說給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特別是招工的信息,讓他們足不出戶都能夠掌握得到。

      重慶市為農民工提供多種社會保障吸引務工人員回流

      據了解,重慶市就業部門組織的春風行動并非首次,但今年比去年增加了一百多場招聘會。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黎局長告訴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記者,重慶市這兩年在招工市場持續發力,正是基于本地勞動力資源特點和產業布局需要,引進發展了不少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因此,就重慶市產業發展規劃來看,他認為,返鄉就業潮不可避免。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黎勇:這部分勞動者出去了,我們覺得當初他們是為了就業,為了發展,為了提高自己的素質,出去了,這是他們正確的選擇。今天他們回來,我們也覺得,如果在家鄉能夠給他提供這樣的工作崗位,能夠讓他回來,那也是一種正確的選擇。他們出去并不一定意味著勞動力流失,我覺得他們也有一個增值的過程。他們今天回來,也不是說沿海(城市)好像在用工方面不需要他們了。而是因為我們內地發展起來了,他們也想回到家鄉來做貢獻,這都是正常的。我們也希望全國的勞動力能夠有序地、規范地、

      自由地流動,這樣來實現勞動力和產業發展的緊密結合和有機配置,充分發揮我們勞動力

      資源的優勢。

      半小時觀察: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黎勇說的一個觀點讓我印象深刻,當初進城務工人們大批走出去,到東南沿海地區打工,形成打工潮,是發展的必須,現在他們返鄉就業形成返鄉潮也是一種必然。勞動力的流入和流出,并沒有好與不好,實際是市場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企業和政府都只能面對和接受。特別是政府部門要做的是認識市場規律,尊重市場規律,因勢利導。另一方面要注意的是,面對勞動力回流的大趨勢,西部地區更應該利用好勞動力資源優勢,因地制宜進行產業布局。從眼下來看,接受和吸引積累了一定技能和經驗的返鄉人員,發展本地的勞動力密集型產業,是一種現實的選擇。但同時,著眼未來,同步進行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也是今后一段時間急需解決的一道現實課題。未雨綢繆,防止今天的故事,在明天上演。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制服丝袜在线视频香蕉,五月开心六月伊人色婷婷,在线激情爱性视频,欧美性xxxbbb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input id="00ikk"><del id="00ikk"></del></input>
      • <bdo id="00ikk"></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del id="00ikk"></del></bdo>
        • <bdo id="00ikk"></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婷婷国产偷v国产偷v亚洲|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欧洲美女与动zooz| 国产精品柏欣彤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久久久|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男人桶女人视频30分钟看看吧| 女人扒开裤子让男人捅|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5g| chinese乱子伦xxxx国语对白| 男插女青青影院| 图片区精品综合自拍|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2021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欧美交性a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久久精品国产四虎|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成年人视频在线免费播放|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软件app | 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观看网站| 五月天亚洲婷婷| 边吃奶边摸下我好爽免费视频| 无码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网站| 熟妇人妻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线在线精品| 亚洲aⅴ在线无码播放毛片一线天| 黑人又大又硬又粗再深一点|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啪啪调教所29下拉式免费阅读|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观看 | 免费黄色大片网站| WWW夜片内射视频在观看视频|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91不卡在线精品国产| 果冻传媒麻豆电影| 国产一级淫片a免费播放口之|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视频| 正在播放宾馆露脸对白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