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截至去年底3400萬戶城鎮家庭住在各類保障房
2014-02-19 12: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林錦 |
分享到:
|
中新網2月19日電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總經濟師馮俊今日介紹,到2013年年底,住在各類保障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里的城鎮家庭是3400萬戶。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發布會,介紹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情況和住房保障情況。 民政部副部長竇玉沛表示,國家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一些低于當地最低生活標準的困難家庭得到了基本生活保障。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確實有一些家庭收入高于最低保障,但是因為特殊原因,實際生活也非常困難,但不能得到政府的救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指導各地探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目前,有26個省建立了這樣的臨時救助制度,對于保障遭遇臨時性困難的群眾的基本生活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竇玉沛稱,由于這些制度由省以下探索,在制度的設計、對象的范圍、保障的標準特別是經費的籌措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局限,使它的功能作用難以得到更好的發揮。為此,國務院決定在全國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為了建設好這項制度,民政部準備做這么幾件事: 第一,合理確定救助的范圍和標準,關于救助的范圍,一個是因為家庭有重病人、孩子上學支出的數額較大,使他陷入貧困,稱支出型貧困;另一種情況是因為火災、交通等意外事故導致家庭出現的暫時性、階段性的貧困,稱為急難性貧困,同時還有其他一些原因導致家庭陷入貧困的。具體界定的范圍,在即將公布的《社會救助暫行辦法》中將有一個準確的界定。既然是臨時性的、一次性的救助,救助的標準要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努力解決其基本生活困難。 第二,嚴格審批管理。臨時救助帶有托底線、救急難的特點,有時遇到特殊情況,應該簡化救助的審批程序,甚至后置審批,給基層的民政部門、鄉鎮街道經辦人員帶來了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所以,必須要嚴格管理,防止權力的濫用,從這項制度建立伊始,就應該把他們的權力放在嚴格的監督制約之下,保證不發生違規違法和權力濫用問題。 第三,籌措好保障經費。建立臨時救助制度,必須有經費做支撐,要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將臨時救助的經費納入到財政預算,爭取中央財政對地方財政困難的地區給予補助。 馮俊介紹,住房保障覆蓋率,是用享受了保障性住房和通過棚戶區改造改善住房條件的家庭戶數作為分子,用城鎮常住家庭戶數作為分母。“十二五”國家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在十二五期間要建3600萬套保障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頭三年進展比較順利,開工超過了2500萬套,基本建成約1500萬套。從現在的進展情況看,“十二五”期間完成開工3600萬套的任務比較有希望。 馮俊表示,到2013年年底,住在各類保障房和棚戶區改造住房里的城鎮家庭是3400萬戶。到2012年底城鎮住房保障覆蓋率是12.5%。住房保障的覆蓋率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保障房建設的數量,二是城鎮人口增加的數量。從現在的情況看,城鎮人口增加的速度要大于預期。 |
相關閱讀:
- [ 02-17]廈門保障房政策或將調整 登記系統已暫停受理
- [ 02-17]廈門保障房或只租不售 為申請者建立信用檔案制度
- [ 02-15]廈門保障房或只租不售 為申請者建立信用檔案制度
- [ 02-15]廈門保障房或只租不售 為申請者建立信用檔案制度
- [ 02-14]廈門保障性住房或將只租不售 社區不再發放輪候登記號
- [ 02-14]廈門保障性住房或將只租不售 社區不再發放輪候登記號
- [ 02-14]興業銀行成功發行福建省首筆保障房私募債
- [ 02-13]系統升級廈門保障房暫停申請 保障房政策或將調整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