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超逸 隨著慶豐包子名氣越來越大,煩惱也隨之而來,例如長沙世界之窗春節時以慶豐包子為噱頭舉行活動。針對外地以及網上商家種種擅自利用慶豐品牌為營銷噱頭的行為,昨日,慶豐包子鋪表示,這些行為均是侵權行為,自己將以法律手段應對此類“搭車”營銷,將保留追究其法律責任的權利。 長沙廟會慶豐包子被指侵權 春節期間,“慶豐包子”現身外地的報道多次見諸報刊和網絡,其中尤以長沙一家公司在廟會上向游客開售“北京城外、獨家供貨”慶豐包子的消息引人注目。然而,慶豐方面昨日明確表示,其銷售的慶豐包子實為“侵權產品”。 “長沙世界之窗公司在我們店內購買包子時,我們并不知道這些包子會對外售賣,并且是以慶豐包子鋪的名義。”慶豐包子鋪新聞發言人徐林表示,經過慶豐調查,長沙世界之窗于2014年1月18日與慶豐包子鋪廣渠門店簽訂訂貨合同(合同中并未說明其采購慶豐包子的真實目的),1月22日進行采購,共計5000個熟包子,并于1月31日開始在其舉辦的“慶豐包子來了——春節大廟會”活動現場進行銷售。 徐林說,由于對方將“慶豐包子來了”做成巨型廣告宣傳牌,所以1月25日慶豐包子鋪獲悉這一活動后,就主動聯系了長沙世界之窗進行勸阻,但對方以“公司在開年會,過兩天再說”為由,對慶豐包子鋪的勸阻不予理睬。1月31日和2月12日慶豐包子鋪兩次發出聲明,澄清與長沙廟會活動沒有任何合作關系,并對主辦方長沙世界之窗侵權行為進行譴責,但對方始終不予理睬。 據了解,1月22日長沙世界之窗采購的是熟包子,時隔一周之后又重新加熱銷售,并且售價從北京價格3.5元3個一躍漲至10元錢2個。“熟包子冷卻再加熱,無論如何也無法保證口味了,5000個包子賣了半個月,肯定會影響購買者對這些慶豐包子的評價?!毙炝直硎?。 “長沙世界之窗在商業活動中,使用‘慶豐包子來了’作為廣告語,并在包裝、餐具、招牌中均使用了‘慶豐’注冊商標。這些行為都沒有經過慶豐包子的授權和允許,屬于侵權行為?!比A天集團法律顧問李長貴對記者說,雖然長沙世界之窗公司采購慶豐包子本身并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它并沒有得到慶豐商標權利人的授權,卻以慶豐品牌為噱頭進行商業活動,這是明顯的侵權行為。 李長貴說,慶豐包子鋪準備以法律手段追究長沙世界之窗侵權的法律責任,目前已收集完相關證據和材料。 品牌“搭車”也屬侵權行為 與此同時,記者發現,在淘寶網上不少商家也在擅自搭乘慶豐包子品牌的“順風車”。在淘寶網上輸入慶豐包子進行檢索,共搜出了101款商品,除了數目眾多的“代購”商品(替外地消費者在北京購買慶豐包子之后郵寄),一些商家還利用“慶豐包子”四個字做噱頭,賣起自己的產品。 “慶豐包子同款中華老字號速凍面點禮盒三和四美,春節年貨揚州特產”——某家揚州銷售包子的網店以“慶豐包子同款”打頭,叫賣自己的產品?!皹松蠎c豐就是想多吸引些顧客。”網店客服直言不諱地說,的確是在利用“慶豐包子”吸引眼球。 “只要在廣告宣傳中使用慶豐包子的品牌,就是侵權行為?!崩铋L貴表示,這種行為實際上也是在未經允許的情況下,擅自使用“慶豐”商標的行為,按照《商標法》的規定,其也構成了對慶豐包子的侵權。對于互聯網上存在的這種現象,慶豐包子將與相關購物網站進行溝通,從而對商家的行為進行規范。 除此以外,徐林還提醒消費者,從網上買慶豐包子可能會存在質量問題?!斑@個渠道購買包子的質量、安全、口味都無法保證。”他介紹,慶豐包子鋪目前對外銷售的都是蒸熟包子,如果經過冷卻、郵遞、再加熱等一系列過程,不但口味大不如前,而且隨著氣溫越來越高,很容易發生變質問題。 或在外地試點開分店 “截至目前,除了本市市區180家門店和河北燕郊3家門店外,慶豐包子沒有在其他任何地區開設分店。”徐林表示,對于坊間傳言慶豐在外地開店一事,慶豐包子鋪總部尚未在其他任何省市及地區特許授權開設分店。今年,慶豐將有可能走出北京地區,選擇某些北方城市試點運行。 “我們對于在外地開店一事比較慎重,不能砸了自己的牌子。”他表示,但慶豐正在研究向外地發展的辦法,目標是品質可控。不排除先建立配送中心或中央廚房,再開展連鎖業務。雖然目前公司已經接到非常多的加盟申請,但是慶豐還是會慎之又慎。 |
相關閱讀:
- [ 02-18]動漫進廟會 混搭你點睇?
- [ 02-18]"廟會女神"當Showgirl 甜蜜照曝光(組圖)
- [ 02-17]廈門閩南民俗元宵廟會百件婚櫥展示 記錄閩南婚俗文化
- [ 02-17]廈門灌口廟會燈展持續至23日 免費向市民開放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