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工的“光盤”行動 語言大學食堂 “光盤”行動 貴在行動 從2012年7月開始,在網絡大V的幫助,徐志軍順利的把“光盤行動”這種正能量推向全國,甚至引起了中央高層領導的關注。那么這項活動推廣1年多的時間,究竟,它會在社會上產生多大的影響呢?我們也對一些單位的食堂、學校的食堂、和一些餐飲企業進行了調查。 光盤行動推廣2年來,雖然微博轉發量高達5億多次,但到底有多少人響應這一行動呢?我們的調查首先從國土資源報社,也就是徐志軍工作的地方開始。眼前的這個食堂就是中國“光盤行動”的發源地。 《經濟半小時》記者:我看您打這么多吃得完嗎? 國土資源報社職工:吃得完。 《經濟半小時》記者:我看你吃這個點的比較少。 國土資源報社職工:也吃飽了,可能剛開始的時候有點不習慣,在執行一段時間之后,就要記得,飯量是多少了。 在這個自助式的餐廳里,“光盤行動”能否成功的核心問題是,吃飯的人會不會一次打得太多。對于這個問題,徐志軍這么回答。 光盤行動發起人徐志軍:特別是自助餐,很多人很多時候,犯一個問題,就是選擇困難,這個也愛吃,那個也愛吃,東一打,西一打,就打多了分次分批,第一次打一些,我們不夠再加,我們也經常這樣,看著這個好吃了,再回去打一點,這樣可以減少這種浪費。 作為光盤行動的發起人,徐志軍一定會吃完這盤食物。但是餐廳里是否每個人都會這么做呢?趁徐志軍吃飯的時候,記者也迅速來到餐盤回收處,經過20分鐘的統計,95%以上的人盤子都吃得很干凈。 《經濟半小時》記者:我看您吃得最干凈,在去年以前也是這樣嗎? 國土資源報社職工:我們是農民出身,一點糧食都不能浪費。 國土資源報社職工:還剩了幾塊肉啊,實在吃不動了,吃不動了。 《經濟半小時》記者:看我這多干凈,好,您這是怎么吃的啊,這么干凈。 國土資源報社職工:沒打吧,就沒打。 《經濟半小時》記者:我看您這吃的只剩皮了。 國土資源報社職工:對,對,皮必須得剩下。 調查顯示,在這個餐廳用餐的人,基本上都能做到按照自己的需要打飯菜。一些盤子之所以還有一點剩菜,有時是判斷失誤;有時是混著打上來的菜,某些品種并不愛吃造成的,但這都不屬于故意浪費糧食的行為。他們也告訴記者,那些吃一半、倒掉一半的浪費行為,幾乎看不到。 國土資源報社職工:這東西,雖然浪費,但是是他個人的一個選擇,我們也沒辦法干涉。但是我們只能從心里面感覺這種行為是不合適的。 《經濟半小時》記者:您會怎么看這個人呢?對他會有看法嗎?或者是說沒有看法。 國土資源報社職工:應該會有一點吧。 光盤行動發起人徐志軍:倡導光盤行動,它是并不想侵犯別人的私權。因為我們沒法干涉每一個人的行動。那就是用我們的行動慢慢影響周邊的人或者影響更多的人。絕對不能說他吃了一半倒了一半你就上去指責他,他會有點煩。其實當大家都形成這個氛圍的時候他自己也會慢慢改變的。其實改變是一個漸變的過程。 國土資源報社的這個自助餐食堂,已經提倡“光盤行動”2年了,那么,“光盤行動”會給餐廳帶來怎樣的變化呢?餐廳經理告訴記者,這兩年,吃飯的人沒有變,但很多東西都在變。 國土資源報社自助餐廳經理:自從2013年實行光盤行動以后,我們這個垃圾大幅度減少,原來每天達到了3桶,現在每天就是1桶或者1桶多一點,這要是這個果皮多一點,以前是糧食多蔬菜多一點花生米、果皮,對,還有一些胡蘿卜,胡蘿卜還是扔的不少,對。 而在廚房,這位經理也告訴記者,由于浪費少了,他們進貨的菜也買得少了。 國土資源報社自助餐廳經理:原來的話得用40升,現在是用30升,以前是轉基因的油,以前是轉基因的,錢省下來了改成非轉基因的,因為這個油稍微貴一點。 2013年之前,2012年的話每天進菜1000斤,現在每天就是800多斤,800斤左右吧。從用肉、用蔬菜每天都減少了不少。一年的話,去年比起之前節約了六七萬元。去年因為節約各方面效益比較好,廚師工資都提高了不少。 《經濟半小時》記者:提高了多少錢? 國土資源報社自助餐廳經理:每個人大概提高了300元。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