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錫林郭勒2月22日電 (烏瑤 王秀芳)中蒙“馬文化”書畫藝術交流活動22日進入最后一天。這場“中蒙互動”自19日晚啟幕,中蒙兩國藝術家以馬為題,“一馬當先”開展文化交流。 2014年是中蒙建交65周年,《中蒙友好合作關系條約》簽約20周年,是中、蒙兩國共同決定的“友好交流年”,蒙古國政府也于2013年12月將2014年定為“蒙中文化藝術及人文交流年”。 活動期間,圍繞馬文化的書畫藝術展、研討會、拍賣會相繼舉行。 “馬文化是我們蒙古民族在悠久的游牧生活過程中積累下的民族特色文化,今天中蒙兩國藝術家們通過開展馬文化為主題的書畫展,不僅使更多人了解馬文化,同時也進一步促進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蒙古國駐二連浩特領事館領事巴·薩如拉如是說。 此次書畫藝術交流活動為期三天,參展作品包括以“馬文化”為主題的書畫作品以及蒙古族傳統的手工藝品,中蒙兩國的十余位藝術家還現場創作以馬為主題的中國傳統水墨丹青和油畫藝術作品。中蒙兩國的繪畫作品可現場拍賣、收藏,且所得資金的25%將計劃用于資助在二連浩特市就讀的中蒙兩國貧困學生。 馬文化書畫藝術研討會上,中蒙兩國藝術家齊聚一堂,馬產業、馬文化產業、馬文化傳承發展、馬品牌打造等都在研討范圍內。 中國書法家張世榮告訴記者說,他從小就喜歡馬,經過多年的接觸更是對馬產生了深厚感情,這次帶來了百余幅寫“馬”的書法作品。 蒙古國烏蘭巴托市的畫家斯日古楞包樂德,現場創作了一幅反映牧民文化與草原情結的油畫,“我畫了一個牧馬人帶著愛人,快馬加鞭去參加那達慕”。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對外宣傳處調研員巴音吉日嘎拉表示,“以馬為媒”辦交流活動是一個特別好的點子,寓意也好。(完) 原標題:中蒙新年“以馬為媒”話交流 |
相關閱讀:
- [ 10-26]徐子淇稱愛兒像初戀 以馬戲團派形式為子辦百日宴
- [ 06-11]北京奧運會馬術賽“以馬為本”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