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關系難辦事。”這是邱良(化名)和記者交談中感嘆頻次最多的一句話。邱良是安徽省城合肥的一家建筑設計公司的負責人,已經從事建筑業十多年,對業內招投標方面存在的貓膩熟稔于心,但敞開心扉地和記者交流這個話題,他還是有所顧忌。 矛盾的商人:痛恨潛規則,參與潛規則 邱良的心態是個典型的矛盾體:一方面,他對招投標的潛規則深惡痛絕,每每提及,語言、表情都略帶激憤,一再強調希望市場規則能更加公開公平公正,讓企業能憑借著技術實力和服務水平贏得市場競爭;另一方面,他也是潛規則的參與者,作為投標方,他曾為了中標圍標過,作為評審會成員,他曾收了紅包昧著專業知識給別人打高分。“否則公司活不下去。”他說。 他矛盾的心態,就像他身處的建筑行業一樣,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權錢交易的業內潛規則也備受詬病。 “首先要肯定推廣招標制度的正面效果,制度是好的,但被人為因素弄得走樣了。”邱良說,他從業10多年來感受非常深切的一點,就是招投標制度使得建筑行業越來越規范,這是整個社會有目共睹的進步,不能因為招投標暗箱操作潛規則的盛行,就一葉障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他告訴記者,目前不論是基礎設施或者公用事業設施等,比如廉租房規劃、道路交通等,都需要經過招投標。“上世紀九十年代,地方領導隨口說句話,說給誰做,就誰來做,沒得任何商量,哪怕其價格明顯高得離譜。招投標制度推行之后,沒人敢明目張膽違反制度規章,潛規則都是私下操作。” “圍標陪標暗操作,評審打分拿紅包”等四類招投標暗箱操作 邱良向記者詳細闡述了招投標過程中一些常見的潛規則。他說,建筑行業在明顯改觀的情況下,招投標的暗箱操作依然存在,比如圍標、陪標等,自己參加過兩三次走正常程序的招投標,按照招標公開的要求準備了標書,花了錢投入了精力,但是沒一次拿到項目,不久以后才知道自己完全是陪襯,其實誰拿到項目基本都已經定好了。 “我就是因為多次參與招標都是白忙活,之后就再也不參加了,即使參加的話,也都是已經疏通了關系、找他們領導打過招呼的項目。”他說。 按照邱良的介紹,從招投標信息發布、評審打分、中標之后等不同的環節中,都存在一些潛規則,大致可以梳理成四類。 第一,信息公開有講究,如何發布有貓膩。對應當進行公開招標的項目,招標的信息應當公開,但招標方可以選擇在何時公開、在何種媒介平臺上公開,可以人為控制,比如可以選擇在周末、節假日的前一天公開招標信息,只掛在部門網站的不起眼的位置,如果不是特別留意,可能等到發現這個信息的時候,報名已經截止了,已經來不及進行投標了。只有那些提前得到通知的投標方,才能有充分時間進行準備。 退一步而言,即使一些潛在的競爭者第一時間看到了招標信息,在他們帶著材料前去報名時,可能會被告知某些資質要求必須提供原件,比如公司證照、施工資質級別等,都必須要原件,不要復印件,這些要求也可以讓一些潛在競爭者知難而退。 第二,準入要求“量身定做”,沒有關系難入圍。招標內容中會設定一些要求,比如投標方公司資質等級、多個同類項目的經驗等,這些要求都是和項目有關的,很難從字里行間看出來問題,但實際上基本等同于為特定的關系公司“量身定做”,限定條件,讓其他公司無法入圍。 如果符合這些條件的潛在投標方仍然很多,那么可以把原本同一個項目中本該分開進行招標的部分聯合招投標,比如某一個工程,往常一般分成勘探、設計、施工等多個部分,分開進行公開招投標,但為了故意讓某一個企業中標,故意把這些部分進行合并一起再招標,這就的話,原來勘查資質符合的,可能施工資質不合格了,施工資質合格的,可能設計資質不符合,這樣就篩選掉了很多競爭者,只有極個別公司才符合聯合招標的要求。 第三,圍標陪標暗操作,評審打分拿紅包。為了能中標,在已經找了地方領導打招呼,并且和當地建委等相關部門關系疏通的情況下,他自己帶著三家公司去圍標過,結果是順利中標。這三家公司的負責人都是和他關系比較好,等到中標結果出來的時候,無論是自己中標了,還是其他三家公司任何一家公司中標,結果這個工程都是他自己來做。 “別人幫了忙,不能讓人白幫忙,”他說,這3家公司參與招投標所有的費用,比如購買標書、差旅食宿等,全都是自己的公司承擔的。除了這些,還要多少給些錢意思意思。 另外,邱良自己也做過評審會成員。早在開標之前,就已經有業主單位專門給他私下打招呼,讓照顧某家企業,而且這個企業給了他紅包。“我胡亂打分,本來應該給50分,我就給這家公司打滿分。”邱良說。 此前,安徽合肥有7名受合肥市招投標中心聘請的專家評委曾因為收錢被判刑了。這7人都是合肥市招投標中心專家庫專家評委,有的是大學退休教授,有的是企業工程師。他們在擔任合肥市政府采購項目評審委員會成員期間,私下收了幾萬元,給一家電梯公司打高分,使該公司中標。 第四,攬到碗里都是菜,中標以后再變卦。這類操作手法有風險,存在不確定性因素,比如皖北一個縣城商業地塊的招投標拍賣,一個房地產公司先花了很高的價錢獲得中標,其他參與的同行認為利潤空間太低連基本保本都很難,但該公司疏通關系,把招標合同中約定的6層樓改為20多層,這樣可銷售房屋面積增加了好幾萬平方米,賺得盆滿缽滿。改規劃是很難的,不是某一個領導可以拍板說了算,即使他有這個權力作出決定,一般也不敢單獨決策,而是經過縣委常委會討論集體決策研究,即使將來萬一出了問題,這樣也不會追究個人的責任。而且,當時趕上2008年金融危機,地方政府忙著救市扶持企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外界也難以察覺異常。(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程士華) |
相關閱讀:
- [ 02-22]英女攝影師躲警衛攀爬建筑拍完美照
- [ 02-21]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涉嚴重違紀被調查
- [ 02-19]盤點美國建筑奇才標新立異的奇葩作品
- [ 02-19]洪江古商城火災:被毀建筑非全國重點文保單位
- [ 02-18]韓國度假村坍塌事故10人遇難 建筑被疑偷工減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