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患者毆打懷孕護士 孩子暫時保住了涉嫌打人者被行政拘留 昨天,杭州警方通報,2月20日下午,浙醫二院國際保健中心二樓名醫館有位懷孕護士被打。涉案當事人濮某某將被行政拘留12天,并處以1000元罰款。因遭到患者的辱打,這位護士出現了先兆流產。這已是她第二次懷孕,如果這個孩子再保不住,今后還能不能再懷上醫生說很難講。 昨晚,在得知打人者被拘留后,記者第一時間致電小王護士的愛人施先生。施先生說,小王暫時在進行保胎治療,“現在的情況只能說還好,寶寶還活著,可接下來會怎么樣,保不保得住,醫生也說不好。” 更讓施先生擔心的還有妻子的情緒,“我們很珍視這個孩子,這件事傷害挺大的,我愛人這兩天心理壓力很大,心情也不好。她肚子痛、頭也痛,還一直流淚。” 護士:“我是孕婦” 反遭踢肚子 “事情發生的時候是當天下午3點半。一般這個時候,名醫館門診的號基本上都掛完了,想看病就只能改天再來,或者醫生護士工作辛苦點幫忙加個號。這時,門診來了一對母女,女兒的年紀并不大,看上去二十七八歲,母親差不多50歲的樣子。因為考慮到她們來自外地,醫生給她們加了號,但當我愛人正給她們辦理加號手續的時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就發生了。”施先生說。 原來,王護士在加號的時候,碰巧一名已經看過病的患者來向她咨詢,王護士就跟這個患者稍微解釋了一下,這讓那對母女有些不滿:“你動作怎么這么慢。”兩人突然就發火了,在護士導診臺前大聲開罵。 施先生說,很多人在網上說,肯定是自己的愛人怠慢了人家,讓人家等了很久。其實并不是,這時距王護士向前面的病人解釋才過去一兩分鐘。 面對辱罵,王護士沒有還口,但看到這對母女的脾氣越來越急,嗓門越來越大,考慮到自己已經懷孕,為避免孩子會被可能出現的糾紛傷到,而且按照經驗,病人都比較聽醫生的勸說,王護士就起身去請示醫生,但剛從護士臺走到醫生辦公室,這對母女的拳頭就打到了王護士的頭上…… “你們不要打我,不要沖動,別打我了,我是一個孕婦。”王護士大聲喊著,本想著這對母女能看在自己是孕婦的情況下停止暴力,但讓現場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對母女打得更兇了,她們竟然抬起了腳,狠狠往王護士的肚子上踹去…… 被踢了好幾腳之后,王護士已經頭痛、肚子痛得倒地了。周圍的醫務人員拉了好幾次這對母女,她們還是要沖上去繼續打王護士,最后,保安趕到才終于將她們拉開。 醫院: 強烈譴責 暴力傷醫 昨天下午,浙醫二院發表聲明,強烈譴責針對醫務人員的暴力行為,表示對醫療暴力零容忍,希望嚴懲打人者。并呼吁創建安全的醫療環境,保障醫護人員的人身安全。 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不管什么行業,服務一方與被服務一方的權益都要得到保障,靠鬧、打、砸這樣的暴力行為肯定無法解決問題。我們與患者的目標是共同的,就是“治好疾病,挽救生命”,但是此類襲醫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在廣大醫務工作者當中造成了非常消極的影響。在醫院里,絕對不允許暴力,暴力就是犯法。 對懷孕護士在工作中被打事件,醫院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在第一時間予以介入,敦促公安部門積極依法嚴肅處理肇事者。 家人:34歲 懷上孩子 在浙醫婦院2號樓10樓病房里,王護士正躺在病床上休息。“從得知驗傷結果‘子宮內少量出血,先兆流產’起,她的眼淚就沒有停過。”施先生說,愛人的情緒非常不穩定,她時不時地會摸摸肚子,她非常害怕孩子沒了。 “懷孩子對我們夫妻來說,是一件特別不容易的事情。我愛人曾經懷過一個孩子,后來檢查出來并不好,孩子就沒有了。過了三四年,她才懷上這個孩子,她今年34歲,已經算是高齡產婦了,我們一家人得知懷孕的消息都特別開心,全家人可以說是用上了全部精力保護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施先生停頓了一下。當他接著說的時候,聲音開始哽咽了。 “這才第10周,我的寶寶卻可能要離我們而去了。盡管醫生在努力保胎,但也說如果沒保住,下一次還能不能懷上就不好說了;但即使保住了,我那受傷的寶寶還能不能健健康康地在媽媽肚子里成長,現在也難說了。”施先生說,如果這次孩子沒了,他怕愛人會情緒崩潰。 警方:如果流產 追究刑責 昨天下午,浙醫二院警務室工作人員透露,事發后,他們把肇事人濮及其母親控制住,隨后將兩人帶到派出所。民警表示,由于事發地點沒有安裝監控探頭,所以對于此案件的調查取證比較困難,目前警方在尋找第三方證人。 該民警表示,目前該案件仍屬于一般的治安案件,如果被打護士出現了流產,那么需要做法醫鑒定,警方或將追究肇事者的刑事責任。據青年時報 |
相關閱讀:
- [ 02-16]浙江舟山碼頭驚險一幕:兩船員跳海救起母女倆
- [ 01-08]男子捂死情人母女被批捕 殺人后曾借錢開店失敗
- [ 12-25]南寧一母女被卷入泥頭車底 母親去世女兒被護身下
- [ 12-24]扎嬰“毒父”獲刑十年 拒絕提供母女二人撫養費(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