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2014年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機制創新 推進職能轉變
2014-02-24 11:35? 孫博?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陳瑜輝 |
分享到:
|
新華網北京2月24日電(記者孫博)20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文化部部長蔡武介紹了2013年文化改革發展情況和2014年重點工作。 [蔡武]: 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對推動文化的改革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了一系列的重大決策部署,為文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去年一年,我們整個文化系統的廣大文化工作者深入學習貫徹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貫徹落實十八大的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勇于實踐,推動我們的文化建設又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首先是文化體制改革深入推進。按照建設服務型、創新型政府和法治政府的要求,我們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深入進行文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下放審批、取消審批權限,加快了文化立法,完善文化的政策法規體系。我們進一步落實國有文藝院團轉企改制的扶持政策,同時深化文化事業單位的內部改革,兩方面都取得了新的進展。第二,對文藝創作生產的引導更加有力。在山東舉辦了第十屆中國藝術節,這次藝術節真正成為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非常成功。去年年底正式成立了國家藝術基金,實現了文化藝術資助模式的轉型。我本人很榮幸擔任這個藝術基金的理事長。另外,我們多項國家重大文化藝術工程和活動順利實施,推動了各個藝術門類的發展。 第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步伐加快。推動建立公共文化服務的統籌協調機制,統籌服務設施的網絡建設,促進公共文化建設的標準化、均等化。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國城鄉文化惠民活動廣泛開展。第四,我們的文化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文化產業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文化與科技、金融、旅游等領域的合作向縱深發展,重大的文化創業工程深入實施,例如深圳文博會、義烏文交會等會展的效益比較突出。文化市場的綜合執法隊伍建設得到加強,全國文化市場的技術監管和服務平臺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ヂ摼W上網服務企業轉型升級加快了。 第五,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不斷加強。國務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我們在全國范圍首次國有可移動文物的普查工作已全面啟動。我們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領域搶救性保護、生產性保護、整體性保護全面展開。還有中國珠算成功申遺,作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項目,是我國入選世界非遺的第38項。第六,對外文化交流和對港澳臺文化交流水平不斷提升。歡樂春節等重大文化交流品牌效益顯著,20多項中外思想文化領域的對話交流活動(包括論壇)成功舉辦。我們在海外建設的中國文化中心總數達到14個,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等對外文化貿易平臺不斷拓展,比如說在上海設立的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就成為上海自貿區試驗的核心的組成部分。對港澳臺文化交流持續深入,取得了積極效果。 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非常重要的一年。整個文化系統將繼續深入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扎實地推進文化改革發展。一是繼續深化文化體制機制創新,繼續推進文化行政部門的職能轉變,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動已轉制的文化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探索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等組建理事會,加強文化領域各個行業組織和中介機構的建設。目的也是更好地發揮市場的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 二是進一步推動文化事業的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大家都知道我們在文化改革發展中堅持“雙輪驅動”思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業,抓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一手抓經營性文化產業,促進文化產業振興發展。我們要充分發揮國家藝術基金的引導作用,進一步激發全社會的藝術創造活力,繼續實施國家重點藝術工程,建立各部門參與的統籌協調機制,整合資源建設綜合性的文化服務中心、基層的文化服務中心。開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立指標研究,制定公共文化權益的基本保障標準、基本的技術服務標準和評價標準,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還要進一步加大對貧困落后地區的文化扶助。要推動文化惠民工程與群眾的需求對接,規范和推動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建立多層次的文化產品和要素市場,培育新的消費熱點,這也是我們支持經濟結構調整,支持發展方式轉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如何振興消費、文化消費,是我們新的培育消費熱點。支持小微文化企業和創業人才發展。要進一步出臺文化與金融合作的相關政策,推動文化產業園區、文化會展業的轉型升級。 三是構建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加強對中華文化優秀傳統的挖掘,繼續開展可移動文物的普查,實施文物保護工程,開展古村落保護試點,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法》的配套規章,評審第四期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建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設施。四是不斷提高文化開放水平。堅持政府統籌、社會參與、官民并舉、市場運作,對外文化交流和對外文化貿易兩手抓,進一步創新歡樂春節等交流活動和品牌項目,進一步加快海外中國文化中心的建設步伐,建立完善外向型的文化產業聚集區,進一步健全對港澳臺的文化交流的長效機制。 |
相關閱讀:
- [ 02-23]福州一個評話一個伬藝節目已入選文化部扶持項目
- [ 01-29]中國文化部長蔡武會見法國文化部長菲利佩蒂
- [ 01-23]文化部公布2013年全國文化市場十大案件
- [ 01-15]文化部邀龍應臺訪大陸 國臺辦:積極支持 樂觀其成
- [ 01-02]文化部撤銷2家單位國家級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命名
- [ 12-13]臺文化部門已批公文遲未送辦 龍應臺三度致歉
- [ 11-26]臺灣古跡澎湖天后宮被爆亂修 “文化部長”面色凝重
- [ 11-22]文化部部長蔡武:從政府辦文化轉向管文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