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4日電 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今日介紹,目前全國的博物館3866座,包括公立綜合博物館、行業博物館、民辦博物館,每年推出的展覽大約是2.2萬個,接待觀眾達到5.6億人次,全國實行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有2500個左右。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舉行發布會,介紹2013年文化改革發展情況和2014年重點工作。 勵小捷介紹文物工作的總體情況。第一,保護。2013年實施了2224項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保護項目,完成了6000余件(套)館藏珍貴文物的修復工作。安排的中央專項資金達到70億元。 第二,利用。目前全國的博物館3866座,包括公立綜合博物館、行業博物館、民辦博物館,每年推出的展覽大約是2.2萬個,接待觀眾達到5.6億人次,全國實行免費開放的博物館有2500個左右。在博物館實行免費開放的同時,全國的31處世界文化遺產和24處大遺址和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全部實行向公眾開放。 第三,管理。2013年3月份,國務院核準公布了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43處,總數達到4295處,第七批國保公布后,各省、市、縣人民政府陸續公布了一批新的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各級文物保護單位達到了12萬余處。 勵小捷進一步指出,在管理上,已經把第三次文物普查的近77萬處不可移動文物的名錄經過縣以上的各級人民政府全部向社會公布,意味著有更多的文物資源納入了法律保護的視野。2013年啟動了文物保護法修訂,今年年底前爭取完成修訂草案的起草。 |
相關閱讀:
- [ 02-24]美華埠“貴族化”問題凸顯 華人博物館邀代表研討
- [ 02-24]舞《天路》的網友 博物館里說閩安 作品
- [ 02-24]美國華人博物館論壇 探討華埠“貴族化”問題
- [ 02-20]世界最古老照片博物館資金緊張 面臨關門危機
- [ 02-19]5000年前彩陶在閩侯開展 市民可到曇石山博物館免費觀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