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就像一個有患癌風險的煙民。”當美國《商業周刊》這樣評論遠超世界衛生組織指導標準的中國空氣污染指數時,覆蓋中國1/7國土的嚴重霧霾正在持續肆虐。由于“霾病”頻繁發作,國際輿論面對中國長達一周的“最新病情”少了些驚訝,它們已經習慣將一個新詞匯與中國聯系起來:“空氣末日(air-pocalypse)”。 透過霧霾在中國引發的健康擔憂以及網上流傳的黑色幽默式的防霾“秘笈”,有外媒斷言,空氣污染已成為民眾不滿的主要來源之一。然而,透過中國人不斷追求的更高物質生活及馬路上越來越擁擠的汽車,也有人強調“每個人都是加害者”。 不少分析人士還注意到政府部門所采取的提高預警級別、限制工廠生產、發布污染排放數據等“斗爭”辦法,并猜測中國政府在應對空氣污染方面開始“動真格”。霧霾什么時候能治理好?“至少需要幾年時間”、“可能需要20年以上”……即使最樂觀的預言恐怕也滿足不了中國人“立即看到藍天”的愿望。(李勇孫微 青木 孫秀萍 詹德斌 甄翔) |
相關閱讀:
- [02-25] 霧霾遍布七分之一中國國土 外媒稱“空氣末日”
- [02-25] 霧霾遍布七分之一中國國土 外媒稱“空氣末日”
- [02-25] 霧霾遍布七分之一中國國土 外媒稱“空氣末日”
- [02-25] 霧霾遍布七分之一中國國土 外媒稱“空氣末日”
- [02-25] 霧霾遍布七分之一中國國土 外媒稱“空氣末日”
- [02-25] 霧霾遍布七分之一中國國土 外媒稱“空氣末日”
- [02-25] 霧霾遍布七分之一中國國土 外媒稱“空氣末日”
- [02-25] 霧霾遍布七分之一中國國土 外媒稱“空氣末日”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