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2月份的最后一天,是世界罕見病日,目的是喚醒大家關注罕見病。 作為我省健在年齡最大的戈謝病患者,49歲的任志芳覺得,僅僅有一個日子還遠遠不夠,在發病以來的8年中,他見到了無數病友因為沒有錢而放棄治療,默默地等待著死亡。 “對于生死,我已經看得很淡了,我希望通過到醫院做義工,讓更多的人了解我們這個群體,同時也能證明我自己存在的意義?!比沃痉颊f。 昔日企業高管因病致貧 眼前的任志芳身高170多厘米,130多斤,這樣的身材看起來再正常不過了,但是就在兩年前,他的腰圍一度達到了30多寸,這都是因為一種名叫“戈謝病”的罕見病。 戈謝病,是因為體內缺失一種代謝葡萄糖腦苷脂的酶,導致這些物質堆積在體內,最終引起不可逆轉的器官系統損害,最后導致死亡。發病最明顯的癥狀是肚子會鼓起來,無論男女老幼,肚子鼓得就像懷胎八個月的孕婦,因為葡萄糖腦苷脂最喜歡堆積在脾臟里,導致脾臟迅速腫大。 2006年之前,任志芳的日子一帆風順,在一家企業上班,從最基層的銷售員開始做,用了20年時間,成為企業高管,在金華老家買了好幾套房子,每次出門,用他的話來說是“前呼后擁”。 但是這樣的情況從2006年開始轉變,很少生病的他突然感覺肝痛,到醫院一檢查,被懷疑是原發性肝癌,但是進一步檢查后,醫生懷疑不是肝癌。這之后三年,為了查明到底是什么病,他從金華到杭州、到上海、到北京,轉診多地就診。直到2009年3月,他的病才真正確診:是罕見病戈謝病。 對于曾經的轉診求醫路,老任不想說太多,他只是簡單地說了一個經歷:為了確診,他最后趕到北京協和醫院,僅做一項血常規,就排了一個上午的隊伍才輪到,其中的艱辛可見一斑。 除了身心上的折磨,更現實的是經濟上的消耗。原本在金華坐擁多套房子的他,為了看病,不得不把房子一套一套地賣掉,最后只能去住父親留下的經濟適用房,家徒四壁,唯一值錢的電器是電視機。 病情穩定后開始做義工 生活上的境遇雖然一落千丈,但任志芳卻大徹大悟起來。 “因為生病,我兒子一夜之間變得特別懂事,生病期間,他學會了幫我們做飯,而在我做高管的時候,到星級飯店下館子是常有的事?!比沃痉颊f,小自己10歲的妻子并沒有因為疾病放棄自己,反而更加無微不至地照顧自己。 脾臟腫大的時候,任志芳連最大號的褲子都穿不上,妻子就買來布,找裁縫師傅做,還特意做成背帶褲,以防掉落。手術切除脾臟后,妻子經常到郊區找農民買泥鰍,為他補充優質蛋白。 妻兒的堅持,讓任志芳重拾信心。 2012年9月,在浙大一院切除了重達17斤的脾臟后,他開始回金華進一步治療。在金華中醫院腫瘤科,他見到了無數被病魔折磨而痛苦不堪的人,他突然覺得自己也許能做點什么。 2013年9月,任志芳開始在金華中醫院腫瘤科做義工。因為他每三個月就要到腫瘤科住院治療緩解并發癥,對醫院的各種檢查、科室位置、醫保政策等了如指掌,每當有新病人入院,他會陪他們去做各種檢查;看到一些心情沮喪的病人,他則會坐下來,和他們聊天,用自己的經歷鼓勵他們戰勝病魔。 期待出臺 罕見病救助方案 浙大一院血液科骨髓移植中心副主任醫生鄭偉燕,在世界罕見病日前夕再次見到任志芳,也很感意外。 “他恢復得不錯,比我們想象的好?!编嶀t生說,目前為止,對于戈謝病這種罕見病,唯一有效的治療方式只有兩個:骨髓移植或者長期使用某種特殊的進口藥。 “骨髓移植只是理論上可行,目前為止,全世界移植成功的案例只有個位數?!编嶀t生說,因為和白血病的患者相比,戈謝病患者的身體狀況非常差,多臟器受損,很有可能無法耐受骨髓移植,所以成功率不過50%。另外,尋找合適的造血干細胞的幾率也非常小。 目前唯一證明有效的方式是使用國外進口的無法報銷的某種藥,但是這種藥非常昂貴,需要按照每個患者的身高體重來計算用量。比如任志芳,每個月藥費約36萬元,一年的花費是數百萬,而且這種藥需要終生使用。 “我們希望國內能夠加快研究這種藥,能夠早日有國產的便宜的藥。同時也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對這些罕見病患者,考慮出臺一些特殊的報銷政策?!编嶀t生說,雖然這種藥很貴,但是如果能夠保證半年的用量,對于延長患者的生命非常有效。 據了解,目前上海、昆明、寧夏治自區等城市和地區,已經出臺戈謝病患者醫療費用的救助方案,這對患者來說無疑是個福音。 |
相關閱讀:
- [ 02-25]長安保險高管涉合同詐騙 回應:屬經濟糾紛
- [ 02-21]春節前后閩企紛紛"走馬換將" 體育品牌高管換人頻
- [ 02-21]52家企業高管薪酬1.7億元 房企高層薪資居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