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干部濫用公權缺少監管:公章拴村長褲腰帶上
2014-02-26 07:13? 周亞軍?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陳瑋 陳瑜輝 |
分享到:
|
山西太原市晉源區監管公章、聯審合同、設立村廉巡視員 村干部用權,咋監管?(走轉改·一線調查) 核心閱讀 “村官那點權,還有必要規范嗎?”有人對規范村官權力不以為然。但隨著城鎮化建設提速和農村土地流轉的開展,一些因村官濫用權力而出現的紛爭越來越多。對此,太原市晉源區扎緊制度籠子,強化了村干部權力監管。 □公章公管 規范用章程序,引入為民服務站兩級監督 大年剛過,晉源區羅城街辦寺底村村民張潤生到村里的為民服務站順利蓋了公章。他說:“以前公章掛在村長褲腰帶上,走到哪帶到哪,半天找不著人;關系不好的,蓋個章還要看臉色。現在公章放在為民服務站,方便多了。” 在寺底村為民服務站,村里的主要公章——村委會章、黨支部章以及財務章被保管在墻角的一處保險柜里。公章“挪窩”發生在一年前的蛇年春節。 晉源區紀委書記張彤告訴記者,隨著太原城市中心南移,這里成了城市化的主戰場,征地拆遷比比皆是。在城市化快速推進的同時,農村經濟事務增多,土地征用補償、集體資產處置、大額集體資金使用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事情劇增。一些村干部濫用公權,引發群眾不滿。 “根據問題導向分析,大部分農村問題都出在三資管理上,即村集體的資源、資產、資金管理。但追根溯源,最根本的問題還是出在公章上。村委會執行黨的政策不嚴謹,或者有私心,用章不嚴格,‘四議兩公開’的程序沒走好。”晉源區委書記王立剛說,“章的環節把握好了,就能倒逼走好程序,減少矛盾。” 自2013年起,在確保村級印章的使用權、審批權仍屬村級組織的前提下,晉源區實行村級印章由村、鎮兩級為民服務站(中心)監管。 按照村章監管新規,黨內證明、婚嫁、貧困學生證明等一般事項村里即可加印,還能為特殊人群提供上門服務;而參軍手續、村集體經濟所得收益使用、集體經濟立項承包等需要履行民主決策程序的,必須嚴格履行程序才能加印。 張彤告訴記者,為監督村級公章用印,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選出公章管理人員,實行雙人雙鎖,而且配備了視頻監控。原先拴在村長褲腰帶上的公章,被關進了制度的籠子。 □三級聯“審” 管好集體資產,剎住經濟合同亂簽之風 在王立剛看來,強化印章使用監管只是推進村級民主、基層治理的第一步,“村委會不僅是社會管理組織,還是經濟管理組織,所以,只監管村里公章還不夠,還得管住錢。” 在晉源區2013年的農村三資合同清理中,發現村委會亂簽合同現象嚴重。在1萬多份沒有備案的涉農集體經濟合同中,有的沒有清晰的土地承包范圍,有的期限一簽50、70年,還有些明顯違背市場規律,把集體資產賣個白菜價。 為此,晉源區出臺了農村集體經濟合同三級聯審制度,杜絕幕后貓膩,防止集體資產流失。按照農村集體經濟合同三級聯審要求,村兩委首先提出集體資產資源處置意見,提交村務監督委員會初審,然后,報鎮農村集體資產資源流轉監管服務中心審核,再經區政務中心組織項目會審。審核通過后,返回村里履行“四議兩公開”等程序,未經三級聯審不得加蓋村級印章。 王立剛說:“三級合同聯審,雖然有個‘審’字,但實際上是把關、核準的意思,并非行政審批。村里對于全市規劃、產業發展等掌握的信息畢竟有限,一些涉及農村發展的項目提交到鎮里區里,既能避免重復建設,更重要的是上級部門可以提前介入,幫村里拿主意、想辦法。” 三級核準還解決了村干部的思想包袱。棘針村村主任米有根說,“過去簽一個項目,包一個工程出去,不管你貪沒貪,老百姓都覺得你拿了好處,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現在三級核準,又有統一的合同文本,群眾對三資管理放心了,咱當村干部的也卸下了擔子。” |
相關閱讀:
- [ 02-22]建陽駐村干部零距離為民辦實事
- [ 02-15]上海金山區村干部收入全公開 村主任年薪約10萬
- [ 02-13]295名駐村干部籌集資金改善農村面貌
- [ 02-13]省商務廳駐村干部工作扎實得到當地干部群眾充分肯定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