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輔目擊烏克蘭變天
2014-02-26 17:28:41? ?來源:環球時報 責任編輯:林晨 我來說兩句 |
烏克蘭到底能靠誰 實際上,對于引起這次激烈沖突和動蕩的游行示威,基輔民眾意見并不一致。基輔市民亞歷山大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他們不能代表我們。他們弄臟我們的城市,對我們的出行和安全造成影響……他們有問過我們的想法嗎?”他說,不用專門調查抗議者的背景,只需要站在人群中聽聽他們說的話就知道——很濃重的西部口音。確實,與記者交談的反對派大部分來自西部,以利沃夫最多,基輔人反而是少數。利沃夫是烏克蘭西部重鎮。在這次烏政局動蕩之時,利沃夫議會曾于19日率先宣布獨立。一位基輔市民告訴記者,在這次騷亂中喪生的示威者大部分是西部來的,只有約10人是基輔當地人。 事實上,烏克蘭人對這次動蕩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對俄羅斯和歐洲的態度。對于俄羅斯,烏克蘭人感情復雜。在歷史上,烏克蘭的形成時間遠比俄羅斯早。基輔被稱為“羅斯之母”。但后來烏克蘭卻先后被波蘭、奧匈帝國和沙俄統治。在蘇聯時期,大饑荒、切爾諾貝利核泄漏等成為烏克蘭人的苦痛回憶。在歷史上,東烏克蘭長期被沙俄占領,而西烏克蘭則先后為波蘭和奧匈帝國盤踞,直到蘇聯時期才與東部一起成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西烏克蘭人主要信仰天主教,以農業為主,與俄羅斯歷史關系并不密切。烏東部由于有煤礦且靠近俄羅斯,蘇聯時期國家更是投入巨資將烏東部建成了重工業基地,高度依賴俄羅斯的原材料和市場。這也造成了烏東部說俄語、西部說烏語的局面。一位基輔市民告訴記者,西部對俄語的抵觸情緒比較大,特別是在利沃夫的酒吧,講俄語會被趕出來。 對于記者有關烏克蘭會不會分裂的問題,絕大多數烏克蘭人雖然承認烏東西部的差距,但他們也糾正記者的“錯誤看法”。一名基輔市民稱,除了克里米亞等少數地區,大部分烏克蘭城市和農村都是以烏克蘭族為主,沒有分裂危險,現在東烏克蘭只是被亞努科維奇“蒙蔽了雙眼”。而對于烏克蘭是否真的會投入歐洲的懷抱,有基輔市民不以為然。一名當地商人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雖然這次事件的導火索是亞努科維奇拒絕歐盟引起的,但實際上,歐盟真的會接受烏克蘭嗎?俄羅斯這次以拒絕進口烏克蘭糧食來制裁,但烏克蘭能把這些糧食出口到歐盟嗎?向歐盟出口需要滿足各種苛刻條件,從歐洲拿出口用的證書,需要花上數年時間和上百萬歐元。他說,歐洲和美國可以拿出錢來支持廣場上示威的反對派,但它們絕不會無償地接納動蕩貧困的烏克蘭。 【環球時報赴烏克蘭特派記者 陳效衛 謝亞宏 環球時報駐烏克蘭記者 蕭雅文 柳玉鵬】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