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全面深化改革的“當頭炮”—盤點政府職能轉變那些事
2014-02-27 15:52? 何雨欣、呂曉宇、肖思思?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放得下還要管得好,轉變政府職能激發了市場活力 “國家的‘放權’政策助推山西省‘變廢為電’產業快速發展。”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發改委主任王賦說。 以前,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山西低熱值煤發電產業一度發展緩慢,高達10億噸煤矸石、煤泥等采煤廢棄物長期得不到利用,既浪費資源又污染環境。 去年6月,國家能源局委托山西省核準低熱值煤發電項目,一下子調動了地方積極性。僅半年多時間,山西省就加緊出臺了相關發展規劃和準入標準,目前已有10個項目通過科學論證獲準開展前期準備工作。 “這真是穩增長、調結構的一步好棋。”王賦告訴記者,山西去年一年產生的低熱值煤全部用于發電可置換出高熱值原煤1億噸,經濟效益、環保效益十分可觀。 把該放的權放下去,調動了地方積極性;將該縮的手縮回來,激發了市場活力。 僅用一天時間,深圳市平安達金晨物流有限公司就在市場監管部門注冊成功。“公司認繳資本50萬元,還不能馬上到位;辦公地點選在一個居民區;經營范圍暫定貨運代理……一切都剛起步,但總算邁出第一步。”企業負責人韋先生說。 去年3月,深圳實行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后,降低了注冊資本、經營場所、前置審批等市場準入“門檻”,一大批像韋先生這樣的“草根”迅速走上創業就業之路,全市新登記企業同比增長106%,并主要從事服務業和新興產業。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即將全面啟動,從試點情況看,改革將起到激發市場活力、拉動經濟增長、推動結構調整、解決群眾就業的作用。”工商總局局長張茅說。 有所不為,還要有所必為。過去一年,各級政府部門在簡政放權、放寬準入方面多做“減法”的同時,力求在加強監管、服務社會方面多做“加法”。 不久前,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向社會公布了100家經營異常企業名單,理由是執法人員無法根據上述企業備案的經營場所與之取得聯系。 “去年,我們對企業住所登記進行了最大程度的簡化,申請人只要提供地址信息,就能申請注冊企業。但是如果你不誠信,就別怪我們不客氣,像這次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等于進了‘黑名單’。”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局長徐友軍說。 去年以來,不少地方在放寬市場主體準入的同時,相應建立了嚴格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特別是利用“黑名單”制度,使一些違法企業不僅在商圈里失去信譽,還被凍結了申請貸款等商事行為,大大提高企業的違法成本。 有所作為,不僅體現在管住,還體現在管好上。 元宵節一過,前來山東省淄博市國稅局辦理業務的人又多了起來。“別看人多,一會就辦完,不像以前要等上好多天。”征管科科長任云說。 近年來,國稅部門大力提高辦公信息化水平,普遍建立了電子身份識別系統,與公安、工商等部門實現數據聯網。去年,各地均實現了稅務登記資料齊全“馬上辦”。 轉職能沒有“完成時”,簡政放權仍是全面深化改革“當頭炮” 過去一年,廣州市政協常委曹志偉圍繞轉變政府職能積極建言獻策,辦了三件大事。 一件是去年廣州市兩會上,曹志偉展示了一幅“萬里長征圖”,揭示了投資項目建設審批中存在的“辦證難”、效率低等問題。 “廣州采納了我們的建議,審批時間從799天減到220天。”但曹志偉仍有一些不滿意,“民營企業投資工程招投標要到政府辦的投資中心去進行,還要收費,好像兩人自由戀愛卻要給婚姻介紹所交錢。” 一件是去年8月,曹志偉拿出一幅“計生證辦理長征圖”:普通市民辦計生證要跑8個部門、經過16道手續、蓋13個章,至少花費19個工作日。 三個月后,廣州市簡化了相關手續,只要帶著夫妻雙方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和照片,在一個窗口就可以辦理。對此,曹志偉表示“很滿意”。 一件是今年廣州市兩會上,曹志偉又展示了一幅“人在證圖”:人的一生各種常見證件加起來有103個。要辦這些證件,需要蓋100多個章,交28項費用。 “其根本原因是政府部門間存在行政壁壘,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再加上服務意識差,全靠公民自己來往于各部門間通過辦證傳遞證件上的信息。”曹志偉期望,通過建立公民信息大數據庫網,盡快解決公民辦證多、辦證難問題。 有滿意,有不滿,也有期待,曹志偉的體會代表了許多人的感受:盡管轉變政府職能取得不小進展,但與廣大人民群眾的期待仍有一定差距。 一方面,大量行政審批項目被取消下放,另一方面,也存在著邊減邊增、明減暗增、避重就輕、變相保留等問題;在一些領域,市場準入“門檻”在降低,在另一些領域,民間投資還被“玻璃門”“彈簧門”拒之門外;有的政府部門已做到群眾有事“馬上辦”“追著辦”,有的政府部門仍然“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 “放”的同時,“管”的問題也需要解決好。 降低市場準入“門檻”,誠信建設能否跟上?下放審批權,過剩產能會不會反彈?向社會買服務,相關資金誰來監管……當前,不少政府機關和干部在行政審批方面輕車熟路,但在市場監管方面辦法不多。 如何協調好“有形之手”和“無形之手”,考驗著新一屆政府。 面對新形勢、新問題,去年底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把“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列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今年首次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要繼續把簡政放權作為“當頭炮”,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根據中央的統一部署,近期國務院各部門相繼公布了行政審批事項,“曬”出權力清單;針對“灰色地帶”的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的清理工作也已起步。 在簡政放權的同時,其他配套改革正在醞釀。 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啟動后,與“寬進”相適應的信用監管體系建設將同步推進;取消電力市場份額核定后,電力市場化改革相應提上議事日程;向地方下放投資項目審批權后,與事權相匹配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改革將加快推進…… “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了轉變政府職能的目標任務。今年兩會,我們將圍繞這個議題,多出主意想辦法,幫助政府下好簡政放權這步棋。”蔡繼明代表說。(參與采寫:何雨欣、呂曉宇、肖思思) |
相關閱讀:
- [ 02-27]福建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 尤權任組長
- [ 02-27]邁好全面深化改革關鍵一步——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到兩會
- [ 02-27]各地各部門部署推進全面深化改革述評
- [ 02-27]劉云山:以作風建設的新成效匯聚起全面深化改革的強大力量
- [ 02-27]最高檢二十八條意見指明服務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重心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