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農歷二月初二,是我國民間所說“龍抬頭”的日子,這一天也被稱為“春龍節”,預示一年的農事活動即將開始。民俗專家表示,二月二是我國民間很重要的一個傳統節日,民間有“剃龍頭”“食龍須”等趣味習俗。 民俗專家由國慶介紹說,所謂“龍抬頭”指的是經過冬眠,百蟲開始蘇醒。在過去,這一天清晨,家家戶戶要舉行“引龍”儀式,用灶灰末、谷糠或黃土從家里撒到附近的河邊,然后再撒回來,表示把“懶龍”帶出去,把“勤龍”“錢龍”引回來,期盼新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財源滾滾。 二月二這天,婦女一律不做針線活,怕針扎了“龍眼”。有的婦女還要坐在炕上敲炕沿,念叨著“二月二龍抬頭,蝎子蜈蚣不露頭;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蜈蚣不露面”之類的吉祥話。 民間俗信,有正月不剃頭的習俗,所以到了龍抬頭這天也成為剃頭理發的好日子。這一天理發,叫“剃龍頭”或“剃喜頭”。借龍抬頭這一吉時,保佑孩子健康成長,長大后出人頭地;大人理發,辭舊迎新,希望帶來好運。民諺有“二月二剃龍頭,一年都有精神頭”之說。 為了討吉利、求喜氣,這一天,我國各地普遍把吃的東西都加上“龍”的頭銜。 由國慶介紹說,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食“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油糕叫吃“龍膽”,吃餛飩叫吃“龍眼”等。有意思的是,天津人在這一天吃烙餅、煎燜子。 由國慶表示,吃燜子、烙香餅的同時,天津人還要吃炒雞蛋、炒豆芽菜、拌春菠菜等清淡菜品。“這種吃法,對消除一個正月的油膩大有益處。” 民俗專家表示,二月二這天,種種趣味習俗,表達了人們祈求幸福、安康和吉祥的美好心愿,也給我國的民間節日增添了豐富多樣的色彩。(記者周潤健) |
相關閱讀:
- [ 03-14]福州“二月二”并非“龍抬頭” 而是“土地誕”
- [ 03-12]龍抬頭來臨 助力海參禮盒熱銷北京
- [ 02-28]北京住宅成交現龍抬頭 二手房成交創近11周最高
- [ 02-24]“二月二,龍抬頭”,夏道鄉村好熱鬧!
- [ 02-24]龍抬頭日中國各地舉行豐富多彩的祈福活動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