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2日電(楊高宇)“孩子生在北京,長在北京,今年初三,卻因為異地高考問題在糾結,何時才能真正解決異地高考問題?”近日,一位在北京工作的網友通過人民網“兩會來了,我托書記省長捎句話”活動提建言,他希望能夠降低門檻,盡快推動異地高考政策的實施。 另有一名在北京打拼了16年的內蒙古網友說,他的孩子在北京出生,如今上初一,但因為不是北京戶口不能在京中考,“這讓我們做家長的感到很是困惑與為難,想托書記帶句話,看看2年后異地生能否在京參加高考?” 除了異地高考外,還有網友關注外來務工子女借讀費的問題。一名網友稱,她和丈夫都在廣東打工,兩個孩子在民辦學校就讀,一年要一萬多的學費,“很期待我們外來務工人員的小孩能盡快享受免費義務教育。”一名山東網友也提出疑問:“中央三令五申不準收取農民工子女的上學借讀費,膠州市為何還是年年收,敬請過問一下。” 另外,還有一名在浙江生活的網友稱,他在義烏市經商,在老家繳了18年的養老保險,但是因為不是在本市區繳的,孩子就失去了上公立學校的機會,他提出:“異地和本地繳的養老保險能否平等對待,給我們外地農民工一個平等窗口,給農民工孩子得到入學機會。” |
相關閱讀:
- [ 03-02]北漂父母:希望兩會能多關注教育公平
- [ 03-02]劉迪:兩會代表委員的國籍應透明
- [ 03-02]圖解新聞:給全國兩會代表委員提十個醒兒
- [ 03-02]2014年兩會網民關注的“六個熱點話題”
- [ 03-02]追蹤2013年兩會提案:習近平李克強批示治霾提案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