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截圖 一名紅衣男子一路追著女醫生來到分診臺,多次用病歷和就診卡丟擲女醫生。昨天凌晨3時,這一幕發生在溫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整個過程持續了1分多鐘。當事女醫生的傷勢經鑒定為眼角挫傷。 紅衣男子為何追打女醫生?紅衣男子現在身在何處?這次受傷的為何又是耳鼻喉科醫生?記者就此展開了調查。 監控紅衣男用病歷砸向女醫生 昨天上午,市人民醫院急診室內已恢復平靜。當記者問及是否有醫生被打,多名急診室醫生稱“確有此事”。 據了解,當事女醫生姓陳,今年30多歲,已經從醫6年,是該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住院醫師,當天正好輪到值班。 該醫院的監控視頻顯示:凌晨3時05分31秒,一名身穿白大褂、戴著口罩的醫護人員(陳醫生)快步往急診室方向走去,身后,一紅衣男緊緊尾隨。白大褂女子被紅衣男子逼到分診臺的角落里。 紅衣男子站在分診臺外,用手指戳向白大褂女子,不顧身邊女子的勸阻。這時,一名男醫生從急診室趕來,擋在紅衣男和白大褂女子的中間。 隨后,紅衣男撿起分診臺上的病歷,連續兩次擲向白大褂女子,砸中了白大褂女子的眼部。其間,紅衣男多次試圖闖進分診臺內,并用腳往里面踹,幸被男醫生攔住。 1分鐘后,多名保安趕至現場進行勸阻,紅衣男子仍沖進分診臺內推搡,拉拽白大褂女子。紅衣男子后被保安帶離現場,白大褂女子躲進急診室的房間。經初步鑒定,被打的陳醫生眼角挫傷。 事因喉嚨中未檢出魚刺男子不認同 事發時挺身保護女同事的急診內科吳醫生介紹,深夜時分,一名男子帶著一名女子急匆匆趕到急診室,稱自己的喉嚨被一根魚刺卡住了。該男子當時身穿紅色外套,黑色內衫,黑色褲子,身高1米75左右,中等身材,身上有酒氣,但意識清醒。 昨天中午,記者在鹿城公安分局五馬派出所見到了當事陳醫生,她的右眼處還有些腫脹。 陳醫生說,當時紅衣男稱喉嚨被魚刺卡住,要求她立刻幫忙取出。但她反復檢查后,并未發現其喉嚨里有魚刺,于是告訴他等天亮了再來醫院做一個電子喉鏡檢查。晚上,醫院相關設備沒有開放。不料,一身酒氣的男子就是不肯接受她的解釋,開始爆粗口。見情況不妙,她便走出科室向急診大廳走去。哪知,男子也追了出來,便發生了辱罵追打的一幕。 警方已掌握紅衣男基本信息,立案調查 事后,院方稱,經調查,陳醫生對該患者的處理方式并無不妥之處。 五馬派出所民警稱,事發后接到了醫院的報警,但未等警方趕到,紅衣男已直接翻越院方大門護欄逃走。 警方隨后調取事發時的視頻監控,并已掌握紅衣男的基本信息。目前,警方已聯系到紅衣男的家屬,但截至記者發稿時,紅衣男仍未露面。警方希望其盡快歸案。 病歷卡顯示,嫌疑人姓林,40多歲。有知情人士透露,該男子為樂清人。 【解讀】 耳鼻喉科為何成“高危” 據了解,耳鼻喉科醫務人員遭遇患者傷害的事件不在少數。 市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劉杰稱,耳鼻喉科的癥狀,看上去很容易解決,但事實上癥狀很復雜。患者往往局限于自我的感官,而并不相信醫生的診斷,容易引發矛盾。 有國內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分析,首先,鼻、咽喉部是人體的呼吸通道,一旦通氣不暢,就會導致體內缺氧,從而引起情緒波動、血壓升高。其次,耳鼻喉是人體的重要感覺器官,患者往往有很強的主觀性感覺,感到很不舒服,從而導致情緒惡化。第三,耳鼻喉患者的就診目的往往是希望醫生立刻解除痛苦,但手術大部分是黏膜手術,部位比較敏感,術后恢復期較長,容易讓患者產生怨氣。此外,耳鼻喉患者沒有體力不支和肢體活動障礙,有發生肢體沖突的肢體條件。 國內一些醫院將耳鼻喉科作為小科室管理,患者一旦診療情況不如預期,心理會產生落差,認為這種“小病”也會出問題,醫患間容易產生隔閡。 【網友評論】 柔情竹水:要求嚴肅處理,絕不姑息,醫生被打最終全社會要埋單。 風箏:還好旁邊醫生多,要不然真不敢想象,紅衣男子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飛:看到紅衣男子這么猛,根本不需要急診啊。 口水:凌晨3點拔魚刺,醫生建議天亮了弄,患者是挺難理解的,急診還要等天亮。 【快評】 重塑醫患信任仍須嚴懲醫鬧 (鄧海建) 一根魚刺,幾乎弄得人仰馬翻。酒氣熏天的背后,是醫患關系中戾氣沖天。 此事中,且不論醫院究竟有無過失,患者動輒掄起胳膊打人,這種草莽英雄般的架勢,是宣告醫療機構注定要上演“叢林法則”?城市當下的醫患關系如何是一回事,能不能、該不該趁機撒潑耍賴是另一回事。 客觀而言,中國醫患信任尚處于重塑期,有問題、鬧矛盾,也不是怪事,但誰也不能借此給患者或醫生貼上標簽,更不能用標簽思維來厘定具體是非。就紅衣男事件來看:一者,魚刺非性命攸關,對夜班急診有意見,白天也不是不可以理性維權;二者,醫院已報警,若當真有理有據,何苦在警方出警前翻門而去?一句話,壞醫生,固然要嚴打;惡患者,恐怕也不能姑息。 幾天前,江蘇南京發生了“口腔醫院護士被官員打傷致脊髓震蕩”一案,患者家屬也是一言不合、抄起什么是什么。不管受害護士是不是“基本癱瘓”,此事再度暴露出少數患者在醫患糾紛中的暴力傾向。對醫務工作者動口動手,如此嚴重的侵權事件,恐怕不能搗糨糊地稀釋成“道德問題”。去年底,國家衛計委聯合中央綜治辦、公安部、司法部等11個部門印發了《關于維護醫療秩序打擊涉醫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方案》。從2013年12月起,開展為期1年的專項行動,就侵害醫患人身安全、擾亂正常醫療秩序等違法犯罪活動進行嚴懲。在保障患者合法權益的基礎上,依法捍衛醫務人員的對等權益,這恐怕也是和諧醫患關系的題中之意。 中國自古有杏林春暖、桔井飄香的說法,醫患關系失之于互信,也必將重歸于互信。眼下而言,構建新型醫患關系,嚴懲醫鬧是繞不開的課題。 |
相關閱讀:
- [ 03-02]北漂父母:希望兩會能多關注教育公平
- [ 02-28]在職醫生開診所要過幾道關
- [ 02-28]斯里蘭卡總統私人醫生汽車遭槍手襲擊 無傷亡
- [ 02-28]初中生課外活動昏迷倒地最終離世 警方介入調查
- [ 02-28]北京市副市長:“單獨兩孩”申請必須全面受理
- [ 02-28]京在職醫生將可開私人診所 有望不受執業地點限制
- [ 02-28]北京衛計委:弄虛作假違規生二胎最高罰80萬元
- [ 02-28]南京打護士監控視頻公布:男性干部未參與毆打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