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破解打車難 打擊壟斷比打“黑車”更重要
2014-03-04 07:55? 分享到?來源: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現場直擊 除了“出租車”,李書福的提案還涉及了個人所得稅調整,以及民辦高校享受政策問題。發布會上,盡管一再強調“只聊提案”,但在提問環節,眾記者還是會有意無意“跑偏”,問些汽車產業方面的問題。不過對此,李書福似乎并不反感。在被問及自己熟悉又鐘愛的汽車產業時,他的眼中甚至會放出光芒——那個大家熟悉的“李大炮”,又回來了。 關于汽車合資股比—— 反對股比放開,就是與消費者作對 最近有關合資車企“股比”的討論火了。針對工信部提出的汽車合資股比將進一步放開的說法,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汽、東風、長安、廣汽等四大國企一致反對合資股比50:50底線放開。早先,中汽協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甚至以“誰放開合資股比誰就是大漢奸”這樣的嚴厲措辭,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可是,李書福似乎不吃那一套。2月中旬,李書福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傾向盡最大可能早日放開股比,讓有能力的企業能夠生存下來,更好推動自主品牌汽車工業的發展。 昨天談到“股比”問題時,他的語調又提高了幾分:“反對股比放開根本是打著支持本土企業幌子謀私利。沒有一個合資車型價格比歐美日低的,且壟斷了市場競爭。反對股比放開,就是與消費者作對。” 李書福表示,表面上看,中方所占的50%股份分得了利潤。可是,中國的合資車型價格還是高于國外,因此沒有國際競爭力。整車廠的利益,是在損害了消費者利益,甚至損害了整個中國國家競爭力的前提下得到的。李書福強調,支持股比放開,并不是從吉利等民企角度出發,而是為整個中國汽車產業考慮。“中國汽車業需要提升創新能力,只有民企國企平起平坐、公平競爭、共同合作,才有機會實現汽車強國。” 關于特斯拉—— 特斯拉現在很成功,但未來不一定成功 之前李書福關于特斯拉的言論,又將他推向了風口浪尖——“李書福看不起馬斯克”、“吉利造特斯拉很容易”……看到這些,李書福坐不住了。昨天,當又有記者提到“特斯拉”時,李書福急忙接過了話茬。“我沒有說過特斯拉不會成功,我只說過特斯拉未來未必成功,大家千萬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李書福解釋,到今天為止,對于特斯拉公司本身而言,或者說對于特斯拉投資人和管理層本身而言是成功了。但是,汽車行業未來是否要沿著特斯拉這條路走,還不明朗。“特斯拉的電池技術,目前并不完善,未來,我們到底是用鋰電池,還是用氫燃料電池,或者要用其他的金屬能料電池,還不確定。最起碼到目前,電動汽車和傳統的汽車相比,無論是經濟性、可靠性、耐久性,競爭力都遠遠不足。” 李書福認為,盡管“特斯拉未來不一定成功”,但汽車“電動化”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我所說的電動化,不僅僅是發動機的電動化,也是功能的電動化。在中國,汽車電動化的比重也一定會越來越高,最終實現純電動。”(本報特派記者趙路) 吉利收購英國電動車生產商 助力新能源出租車開發 有計劃引到國內 伴隨著特斯拉熱,各地掀起了一股電動車研發熱潮。浙江的吉利汽車,也已經早早開始布局該領域。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出手了,收購了英國電動車初創企業Emerald Automotive。 吉利集團新聞發言人楊學良昨天向記者證實了這個消息,簽署收購協議是在2月28日。至于具體收購價格,對方稱暫不方便透露。 雖然沒有透露具體金額,記者從Emerald發布的聲明中來看,吉利承諾未來五年將至少投資2億美元,用于研發Emerald的電動車系列。 楊學良也表示,此次收購目的是幫助吉利提高生產“下一代”出租車的能力,其中包括電動出租車。 吉利此次收購是全盤收購,包括對方的團隊、技術、固定資產等。吉利同意在收購Emerald后,保持后者的貸款承諾,包括與擬建工廠有關的貸款承諾。之前該公司從美國密蘇里州和黑澤爾伍德市獲得的貸款約為500萬美元。 Emerald已開發出兩款廂式送貨電動車的樣車,打算在美國密蘇里州黑澤爾伍德(Hazelwood)的一家工廠進行生產。對于吉利將馬上在美國生產汽車的說法,楊學良說可能性不大,但表示長遠來看也不是沒有可能。 楊學良稱,吉利已制定計劃,準備先為倫敦出租車公司開發新能源車輛,未來將瞄準中國等市場上出租車車隊。(本報記者 羅凰鳳) |
相關閱讀:
- [ 03-04]全國兩會熱議榜:反腐、民生和高房價連續6年列前三
- [ 03-04]兩岸兩會第10次高層會談的意涵與成果
- [ 03-04]發言和發布都是兩會好聲音
- [ 03-04]“講真話”何時不再成兩會熱新聞
- [ 03-04]希望兩會更多一些“猛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