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破解打車難 打擊壟斷比打“黑車”更重要
2014-03-04 07:55? 分享到?來源:錢江晚報 責任編輯:陳瑋 黃曉夏 |
分享到:
|
李書福北京打的,找“黑車”司機聊天—— 打車軟件是很火,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破解打車難,打擊壟斷比打“黑車”更重要 吉利日前全盤收購英國一家電動車生產商,助力新能源出租車開發(fā) 昨天,北京大幅降溫。可是,位于北京東四環(huán)的健壹會議中心卻很“熱”。上午,全國政協(xié)委員、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這里召開新聞溝通會。50人的會議室被擠得滿滿當當,記者們都在期待,向來快人快語的李書福這次會說些啥。 李書福今年的三條政協(xié)提案,只有一條與“車”直接相關——破解“打車難”。為此,3月2日剛到北京時,他還撇下了接送專車,親自打車去了駐地。發(fā)布會當天上午,他甚至找了位北京的“黑車”司機聊了大半小時。 “想破解打的難,打擊壟斷比打擊‘黑車’更重要。”李書福表示。 李書福北京打的感觸深 打車難是因沒治到根本 3月2日下午2點,李書福一行風塵仆仆趕到北京。剛下飛機,他就直奔B1層的出租車上客點,排了近半個小時隊才上了一輛出租車。“一路和出租車司機聊天。下車以后,我更加感覺到,出租車行業(yè)的現(xiàn)狀,必須改變。” 李書福說,對話中給他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這位出租車師傅表示,他每天要連開十幾個小時的車,“在歐美不少國家,疲勞駕駛是犯罪;而在中國,出租車司機疲勞駕駛的情況非常普遍,這實在可怕。” 李書福甚至找了“黑車”司機聊天。昨天上午,吉利不少工作人員打出租車參會。其中一位打不到車,只好坐了“黑車”。李書福找來“黑車”司機,跟他聊了大半小時。“我問他,開‘黑車’之前,你是做什么的。他告訴我,是開照相館的。我一聽樂了:你以前跟我是同行嘛!”(李書福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給人照相。) 盡管對于出租車市場,作為政協(xié)委員李書福并不是第一次發(fā)聲。過去一年里,他還做了大量調研。“我國城市萬人擁有出租車率,北京是42輛/萬人,深圳是9輛/萬人、成都是8輛/萬人。低比例造成打車難,進而黑車大量涌現(xiàn),屢禁不止。北京2006年‘黑車’數量為7萬輛,目前為10萬輛,大大超過注冊出租車數量。官方打擊了沒有?打擊了,幾乎年年有大行動。打擊得狠不狠?狠,‘黑車’被抓,少則罰5千,多至罰2萬。可‘黑車’還是越打越多。為什么?因為治標不治本。” 打車軟件不能解決問題 放開經營,打車將不再難 李書福認為,治理“黑車”,緩解打車難,關鍵是打破壟斷體制。“目前,我國的出租車市場,由政府和經營老板把持,由此而產生的管理部門的既得利益、地方保護的既得利益和運營老板的既得利益,已形成一種利益固化形態(tài)和一種被默認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廣大出租車司機的利益。” “為了緩解打車難,大家想了很多辦法。例如最近很火的打車軟件。科技確實能帶來改變,但卻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我有個朋友在永康開出租車公司,旗下有400輛車,照理是既得利益者了吧!可他也向我感嘆,賺錢不多!為什么?因為這些出租車,都被層層轉包了。出租車公司包給一老板,一老板又包給二老板……最終壓力都在司機上。出租車公司想改變,很困難,因為老板們都不同意。可如果放開出租車市場,只要符合要求,人人都能開出租車,轉包不再有吸引力,老板們自然就退出市場了。” 李書福對我國出租車市場的改革提出了4點建議:第一,改革現(xiàn)有出租車市場監(jiān)管體系,根據市場需求來決定出租車資源配置;第二,打破壟斷格局,由現(xiàn)在以公司為主的運營模式,逐步過渡到有個體經營者參加的多元化經營形式;第三,城市出租車切實改變目前單一車型的現(xiàn)狀,實現(xiàn)高、中、低出租車型并存的格局,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第四,政府管理部門要從管理前期的種種市場準入審批,包括數量、車型、牌照等等,轉向后期的督查和服務。 現(xiàn)場直擊 除了“出租車”,李書福的提案還涉及了個人所得稅調整,以及民辦高校享受政策問題。發(fā)布會上,盡管一再強調“只聊提案”,但在提問環(huán)節(jié),眾記者還是會有意無意“跑偏”,問些汽車產業(yè)方面的問題。不過對此,李書福似乎并不反感。在被問及自己熟悉又鐘愛的汽車產業(yè)時,他的眼中甚至會放出光芒——那個大家熟悉的“李大炮”,又回來了。 關于汽車合資股比—— 反對股比放開,就是與消費者作對 最近有關合資車企“股比”的討論火了。針對工信部提出的汽車合資股比將進一步放開的說法,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一汽、東風、長安、廣汽等四大國企一致反對合資股比50:50底線放開。早先,中汽協(xié)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甚至以“誰放開合資股比誰就是大漢奸”這樣的嚴厲措辭,鮮明地表達了自己的立場。 可是,李書福似乎不吃那一套。2月中旬,李書福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傾向盡最大可能早日放開股比,讓有能力的企業(yè)能夠生存下來,更好推動自主品牌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 昨天談到“股比”問題時,他的語調又提高了幾分:“反對股比放開根本是打著支持本土企業(yè)幌子謀私利。沒有一個合資車型價格比歐美日低的,且壟斷了市場競爭。反對股比放開,就是與消費者作對。” 李書福表示,表面上看,中方所占的50%股份分得了利潤。可是,中國的合資車型價格還是高于國外,因此沒有國際競爭力。整車廠的利益,是在損害了消費者利益,甚至損害了整個中國國家競爭力的前提下得到的。李書福強調,支持股比放開,并不是從吉利等民企角度出發(fā),而是為整個中國汽車產業(yè)考慮。“中國汽車業(yè)需要提升創(chuàng)新能力,只有民企國企平起平坐、公平競爭、共同合作,才有機會實現(xiàn)汽車強國。” 關于特斯拉—— 特斯拉現(xiàn)在很成功,但未來不一定成功 之前李書福關于特斯拉的言論,又將他推向了風口浪尖——“李書福看不起馬斯克”、“吉利造特斯拉很容易”……看到這些,李書福坐不住了。昨天,當又有記者提到“特斯拉”時,李書福急忙接過了話茬。“我沒有說過特斯拉不會成功,我只說過特斯拉未來未必成功,大家千萬不要曲解我的意思!” 李書福解釋,到今天為止,對于特斯拉公司本身而言,或者說對于特斯拉投資人和管理層本身而言是成功了。但是,汽車行業(yè)未來是否要沿著特斯拉這條路走,還不明朗。“特斯拉的電池技術,目前并不完善,未來,我們到底是用鋰電池,還是用氫燃料電池,或者要用其他的金屬能料電池,還不確定。最起碼到目前,電動汽車和傳統(tǒng)的汽車相比,無論是經濟性、可靠性、耐久性,競爭力都遠遠不足。” 李書福認為,盡管“特斯拉未來不一定成功”,但汽車“電動化”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我所說的電動化,不僅僅是發(fā)動機的電動化,也是功能的電動化。在中國,汽車電動化的比重也一定會越來越高,最終實現(xiàn)純電動。”(本報特派記者趙路) 吉利收購英國電動車生產商 助力新能源出租車開發(fā) 有計劃引到國內 伴隨著特斯拉熱,各地掀起了一股電動車研發(fā)熱潮。浙江的吉利汽車,也已經早早開始布局該領域。 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出手了,收購了英國電動車初創(chuàng)企業(yè)Emerald Automotive。 吉利集團新聞發(fā)言人楊學良昨天向記者證實了這個消息,簽署收購協(xié)議是在2月28日。至于具體收購價格,對方稱暫不方便透露。 雖然沒有透露具體金額,記者從Emerald發(fā)布的聲明中來看,吉利承諾未來五年將至少投資2億美元,用于研發(fā)Emerald的電動車系列。 楊學良也表示,此次收購目的是幫助吉利提高生產“下一代”出租車的能力,其中包括電動出租車。 吉利此次收購是全盤收購,包括對方的團隊、技術、固定資產等。吉利同意在收購Emerald后,保持后者的貸款承諾,包括與擬建工廠有關的貸款承諾。之前該公司從美國密蘇里州和黑澤爾伍德市獲得的貸款約為500萬美元。 Emerald已開發(fā)出兩款廂式送貨電動車的樣車,打算在美國密蘇里州黑澤爾伍德(Hazelwood)的一家工廠進行生產。對于吉利將馬上在美國生產汽車的說法,楊學良說可能性不大,但表示長遠來看也不是沒有可能。 楊學良稱,吉利已制定計劃,準備先為倫敦出租車公司開發(fā)新能源車輛,未來將瞄準中國等市場上出租車車隊。(本報記者 羅凰鳳) |
相關閱讀:
- [ 03-04]全國兩會熱議榜:反腐、民生和高房價連續(xù)6年列前三
- [ 03-04]兩岸兩會第10次高層會談的意涵與成果
- [ 03-04]發(fā)言和發(fā)布都是兩會好聲音
- [ 03-04]“講真話”何時不再成兩會熱新聞
- [ 03-04]希望兩會更多一些“猛料”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