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何所依?——代表委員對“中國式”養老的三大期待
2014-03-04 11:48? 孫鐵翔、宗巍、熊爭艷?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黃麗紅 黃曉夏 |
分享到:
|
(兩會今日關注·“中國式”養老)老何所依?——代表委員對“中國式”養老的三大期待 新華網北京3月4日電(記者孫鐵翔、宗巍、熊爭艷)60歲以上老年人口超2億,占總人口14.9%; 平均50個老人“攤”1張養老床位;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月人均81元,不及農村低保一半; …… 不知不覺中,老齡化的“銀色浪潮”來襲,養老壓力日益凸顯。老何所依?這個問題不僅牽動著每個家庭,更考驗著政府、社會的智慧與決心。參加全國兩會的部分代表委員紛紛為“中國式”養老獻計獻策。 期待一:養老金漲幅跑贏CPI,雙軌制改革需要時間表 “幸虧養老金年年漲,讓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今年76歲的林秀文家住長春市正陽街道延壽社區,談到近些年不斷上調的養老金,她十分欣慰。 由于老伴去世早,自身還有冠心病,每月能領到1000多元養老金的林秀文生活并不富裕。僅藥費開支每月就要四五百元,日常生活開支都得精打細算。 “雖然近年來養老金‘十連漲’,但由于物價上漲等因素的抵消,養老金上漲的‘含金量’有限。”全國人大代表、吉林康乃爾集團董事長宋治平說,“城市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水平算是高的,更大的養老金差距還存在于城鄉之間。” 據人社部統計,2013年我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金月人均達到81元。而民政部統計,截至2013年8月,我國平均城市、農村低保標準分別每人每月352元、189元。居民養老金不及農村低保的一半。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國人大代表、民建中央副主席辜勝阻認為,從長遠來看,要消除企業與公務員、城鎮與鄉村之間的養老金差距,就必須進一步推進養老金雙軌制改革。 辜勝阻建議,一方面通過頂層設計推進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完善養老金的籌資水平和方式,通過增量改革和結構調整來推動制度完善。另一方面,要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科學、細致地對養老金調整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保障老年人實際生活水平不降低。 |
相關閱讀:
- [ 03-04]全國兩會現場:界別不同 愛心相同
- [ 03-04]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開幕之際訪駐福建全國政協委員
- [ 03-04]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成立 尤權為團長
- [ 03-03]全國政協開幕大會為云南暴恐事件遇難者默哀
- [ 03-03]唱衰中國經濟不僅別有用心而且注定失敗
- [ 03-03]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平衡增長與改革
- [ 03-03]代表委員聚焦互聯網帶來的“鯰魚效應”
- [ 03-03]王家騏代表:中國應設立面向全人類的科學技術獎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